【本報訊】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近年獲招攬入立橋保險任行政總裁,其老闆兼「金主」許楚家為內地房地產大亨,在港以「立橋金融」牌頭參與金融業務,家族同時沾手本地滙兌生意,惟去年底「許氏兄弟」找換店被本報踢爆涉非法集資等問題。而本報近日發現,逾百間許氏兄弟及控股公司幾乎全線易名。
本報去年底報道,許氏在港經營找換店業務多年,近百間分店中,不少提供「存款」服務,50萬元年利率達6.5厘;有律師及業內人士認為,事件涉非法集資。報道刊登後,市面上「許氏兄弟」漸減,取而代之是一連串不同名字的找換店。記者到去年曾查訪的「許氏兄弟」原址查詢,其中三間改名成建盛業、泰安及興業,但裝潢都是系列式設計。
另一間位於金鐘,去年以「許氏匯款中心」之名經營的找換店,職員當時推介定存計劃予記者。本報上周再到該店採訪,發現已改名「環球貨幣兌換中心」;商場水牌則寫上「HANG FUNG」。當向男職員問及該店是否「許氏」,對方大為緊張,指「我哋呢度恆豐喎」,問到有否存款計劃,他即向另一女職員「求救」。
該女職員聞言即提高八度直斥:「唔好意思,我唔知你講乜,我哋只不過係正常找換滙款,你講嗰啲我從來未聽過!」她再聽到「許氏」二字即以「我哋係恆豐」叠聲蓋過,似深怕跟「許氏」有任何關係,與一年前職員的殷勤態度有天淵之別。
翻查海關「持牌金錢服務經營者名單」,雖然該址為「恆豐」,但持牌人為「許氏兄弟找換集團控股」,公司2012年成立,當年股東為許楚勝、許楚德、許嬌麗、許為霞等,為許楚家親戚,但去年5月股東僅剩一位名為李志華的人。
海關名單中,全港仍以「許氏兄弟」作為分行名稱只剩下11間,主要分佈尖沙嘴、紅磡及上水一帶,均為自由行旅客集中地,或為方便吸引舊客;但其規模難跟過去全盛時期近百間分店比較。
雖然找換店以不同股東持有,但大部份都用上環干諾道中一商業大廈作通訊地址,並用同一秘書公司;其中一名叫陳長財人士出現在「德明投資」、「新興外幣」及「盛景投資」等股東名單內,同時為20間公司董事,大部份與找換店有關,未知是否涉及股權易手。
有找換店業內人士指,連鎖找換店突然全線改名絕不常見,尤其許氏是人民幣換滙龍頭,在內地或香港都極具知名度,「唔好睇小許氏,大陸業務好大,但𠵱家內地要反洗錢、推數碼人幣,人民幣找換店一定受打擊」。他續說,香港找換店經營牌照需每兩年續牌一次,但最近不少行家均反映續牌較以往困難。
本報向與許氏關係密切的陳健波查詢,他指許楚家從沒沾手找換店業務,「佢嘅家族可能以前做,但係合法嘅找換業務」,店舖轉名「可能係唔想做(找換)」,但又爆出:「佢可能勸啲家族,唔好再做,會影響到佢」,但未有進一步解釋有何影響。對於許氏找換店早前涉非法集資,陳健波指:「有啲乜嘢嘅,證監會查囉,好耐之前嘅嘢啦,你去問證監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