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法國 難脫穆斯林標籤

融入法國 難脫穆斯林標籤

穆斯林二戰後開始移居法國,現有500萬人,是西歐最大穆斯林族群;由最初做低下工作,到1970年代成為藍領主力,在當地出生受教育的第二、三代投身社會各界,但被查身份證和求職碰釘等日常歧視,女職員披頭巾上班都會鬧出「世俗化爭議」,讓穆斯林深感不公,「我們適應法國社會,到頭來沒好報,得不到認同」。

無法與基督徒看齊

早在2010年,美國史丹福大學與法國索邦大學合作做過針對宗教歧視職場調查,虛構兩份24歲女性履歷,內容一樣唯宗教不同,結果穆斯林寄信求職只有8%有回音,基督徒就有21%,面試機會高1.5倍。另一調查研究511個塞內加爾裔家庭收入,穆斯林平均月薪比基督徒少400歐元(3,614港元)。研究員指這種根深柢固的歧視,令法國穆斯林收入和生活指數都難以提升。波爾多穆斯林領袖烏布說:「基督教不是基督徒生活的全部,但外人看穆斯林就只剩宗教。」

對近月兩度有極端伊斯蘭刀手施襲,尼斯清真寺伊瑪目艾薩維擔心穆斯林被標籤,「人們會迅速將幾件事聯想到一起」。專研伊斯蘭職場情況的社會學家貝奈薩說:「現況令穆斯林擔心,有些人考慮離開法國,情況十分緊張,充滿恐懼。」他指:「伊斯蘭不等同極端伊斯蘭主義,穆斯林不全是伊斯蘭分子,伊斯蘭分子又不一定是死士。我擔心穆斯林和法國人兩種身份認同不能並存。」

美聯社/新西蘭《奧塔戈每日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