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倒下,德國統一30周年,但這道無形的屏障仍然存在於東西德之間。東德整體社會發展遠遠落後,連帶球會難有資金擴充,球員未能接受最好訓練。德國在2014年高舉世界盃,陣中便只有卻奧斯一名東德人。
文:蘇威
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領土由同盟國的美國、英國、法國及蘇聯分區佔領,美、英、法在1949年5月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實行議會民主制的西德,五個月後蘇聯宣佈成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奉行社會主義的東德。由於不少東德人民嚮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及經濟繁榮,因此東德在1961年築建柏林圍牆,以防止人民逃亡,允許對非法越境者開槍。這幅全長167.8公里的圍牆,成為了德國分裂標誌性建築及鐵幕的象徵。
雖然兩個國家只有一牆之距,在足球世界卻只曾一次於一級國際賽交鋒,正是東德唯一一次躋身世界盃決賽周的時候。1974年1月5日的漢堡,當時西德兩戰全勝,於最後一輪已不用拼盡,反而東德只得1勝1和,為了出線一定要全力以赴。就算全場超過60,000名球迷中,僅獲1,500人支持,穿上藍衫白褲的東德仍取得史上最偉大勝利,中場史柏華沙於77分鐘接應傳中,殺入禁區擺脫當時得令的中堅碧根鮑華射入,以1:0力克西德。球會賽事方面,最著名的當然是1986年的哥登堡奇蹟。來自西德的烏丁根在歐洲盃賽冠軍盃八強面對東德特雷斯登,首回合作客以0:2不敵,更在次回合半場落後1:3。烏丁根下半場演出奇蹟一幕狂轟六球,總比數反勝特雷斯登7:5晉級。
東西德的緊張關係終走上盡頭。由於東德人民對社會主義政權越益不滿,多個城市都爆發不同規模的抗議示威,政府倒台,逐步同意被併入西德。1990年6月,東德決定拆除柏林圍牆,10月3日,兩德最終統一,標誌東西方冷戰結束。時至今日,德國統一30周年,理論上已再沒東西德之分,但實際上柏林圍牆就像從未倒塌。
從足球層面看,東西德足球間的鴻溝沒任何收窄。看看今季德甲18支球隊,有達16支來自西德,只有RB萊比錫及柏林聯屬於東德球隊。德國統一後,有兩支東德球隊被分配至當年的德甲,分別為羅斯托克及特雷斯登,但他們現時都在德丙浮沉,前者自2008年以來沒能再戰德甲,後者上次出戰頂級聯賽更要追溯至94/95球季。事實上,東德球隊於德甲一直非常弱勢,史上從來沒一隊可以高舉冠軍。
多方面原因造成這種的巨大差距。首先,在當年東德的共產主義社會當中,不太重視發掘、培育、獎勵球員在場上自由地展示出天賦和才能,因為這跟團體必須淩駕於一切之上的意識形態並不符合。東德的足球哲學跟不斷發展進化的足球已接不上軌。在東德出生、為德國上陣81場的舒尼達表示:「東西德的足球有巨大分別,西德更注重技術及戰術,東德則認為體能最重要,所以有大量操練去提升身體強度及氣力,雙方多年來的發展都是相反的。」當柏林圍牆倒塌後,固步自封的東德地區便出現了人才真空。
東德足球還受整個社會大氣候嚴重影響。東西間一直受方言這高牆之隔,而且東德地區的一切發展仍遠遠落後予西德,在某些地方的失業率幾乎是全國的兩倍。以2018年為例,東德的GDP只有32,108歐元,但西德則有42,971歐元,而且東德的人均年薪僅3、40,000歐元,但西德超過8成地區的人平均賺取超過50,000歐元。另外,國內幾乎所有大公司的總部都設在西德,令東德未能流入太多資金,在現今球壇,沒錢根本難以在球場內外刺激經濟增長,更遑論令球隊有良好發展。結果在分裂的71年來,西德球隊以飛快的速度發展,建立了當時最好的足球學院和訓練設施之際,東德球隊卻毫無寸進。
一個錢字令東德球迷難以快樂,同樣一個錢字也令東德球迷看到曙光。奧地利運動飲品公司紅牛在2009年收購當時在第5級別征戰、位於薩克森的SSV Markranstadt,易名為RB萊比錫。在「一對翼」推動下,萊比錫在2016年升上德甲,成為自2009年科特布斯降班以來,首支征戰德國的東德球隊。雖然外來資金令萊比錫被批評出賣靈魂,但以事論事來說,他們是唯一一家擁有現代化訓練設施、健全球探網絡的東德球會。上季萊比錫更成為史上第1支殺入歐洲賽4強的前東德球會,吐氣又揚眉。
德國國家隊方面,東德球員也非常罕見。森馬在1990年成為史上首位為德國披甲的東德兵,更於1996年領軍拿下歐國盃,但當日耳曼兵團於2014年世界盃封王,大軍當中就只有中場卻奧斯來自前東德地區,諷刺是在另一個國家波蘭出生的反而有兩人,分別是前鋒高路斯及普多斯基。其實,卻奧斯也只算是半個東德球員,父親路蘭是前東德國腳,之後成為教練,他早就發現了兒子的天份,為讓卻奧斯接受更好訓練,很早就把他送到屬於西德的拜仁慕尼黑受訓。對東德人來說,這是一個熟悉的故事,柏林圍牆倒塌,但德國國內的冷戰似乎一直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