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慕蓮自嘲還是旁人戲弄賜予花名:魚毛?無論自嘲旁嘲,表面無所謂,退而求其次自動將檔次排到「魚毛、蝦毛」;她自己大方,作為朋友寧選「余慕」,摒棄魚毛。
余慕EQ高,整天微微笑,遇上搞笑材料即回報以天花亂墜;也非完全沒有投訴,咬牙切齒三分鐘,嘻嘻哈哈作了。
熟絡後,朋友好幾人常亦結伴或遠行或郊遊;開車後一輪是是非非八八卦卦,安靜下來有人上網,有人呼嚕入睡;稍予留神,眾人不易顯露的內心明鏡即現。公路上飛馳,余慕面容平靜,習慣性眼望窗外遠方,眼神平湖無波,內裏或微動或翻騰,不難感受 「又點啫?時移勢易,乜都化晒啦!」
賜官劉天賜一再提起:還是無綫高層的歲月,在香港在三藩市都見過余慕蓮親生阿媽鄧美美(50年代粵語電影綠葉表表者),對方一再強調若遇上合適工作,請多關照Molin……
意謂余慕口中親情薄弱,於16歲生下她的母親並未將她完全拋諸腦後!
1921年生鄧美美,2007年於美國高齡離世;跟余慕相熟的朋友都清楚,那是她心口不易拔去的一條刺。
余慕幼年,母親拋夫棄女離開廣州到香港謀生,輾轉進入電影圈。父親再婚,余慕平安無事揹着同父異母弟弟們料理家務。母親有需要,即去信廣州要求將余慕送上火車,運到香港在片場或家中打點。遇上諸事不順,尤其車輪轉的男友不乖,阿媽即當余慕出氣袋,打包運返省城。不斷的一去一回,積累余慕跟弟弟們過去感情不錯,內地同胞仍需港澳親人接濟的歲月,已在香港穩定工作的她,兩大件三大件揹着北上表達親情,還靠近弟家購置房產憧憬退休後回粵隨親人靜度餘生。公元 2000年後,內地愈發達姊弟情愈淡,某個電視訪問節目內容有關家事播放後,廣州的親人頗有微言,自此疏遠。每次隨我們回省城的路上,余慕望車窗外的眼神特別深藍。人到羊城老區,她的老家,隱隱間猶似聽到未發聲的嘆息來去回蕩。
(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