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螞蟻集團上市觸礁,壞消息接踵而來。晨星(Morningstar)估計內地網貸新規例逼使螞蟻日後需籌集更多資金,此舉或令估值下調最多五成,大縮水1,400億美元(約1.09萬億港元)。螞蟻上市前估值達3,100億美元,若估值削減如晨星所料,將跌僅至1,700億美元。
分析指,若內地新規例直接衝擊螞蟻盈利,市場給予的估值理應下調;惟目前市場欠有關監管指引、執行細節等,加上螞蟻再上市的模式仍存不確定,現時對估值進行預測屬言之尚早。
內地網貸新規例出台後,螞蟻上市遭上交所煞停。彭博引述晨星及其他公司估計,內地新規例下,螞蟻要籌集更多資金支持放貸,並尋求在全國範圍內運營的國家牌照。晨星分析師譚嘉萍指,若螞蟻上市前的市賬率降至全球頂級銀行水平,其估值可能降25%至50%,即削最多1,400億美元。螞蟻此前以每股80元定價,是其賬面價值4.4倍,而國際大行一般為兩倍。
Aletheia Capital新加坡財務主管Sanjay Jain替,螞蟻市盈率或降至約10倍,而新估值或與盈利較佳的銀行相若。花旗集團未來12個月的市盈率為8倍;星展及招行(3968)的預測市盈率分別為12.6及10倍。
銀保監、人行等部門早前發佈《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擬規範網貸業務經營規則,目前螞蟻在聯合貸款的出資比例不足2%,若有關規定獲通過,晨星料螞蟻將需承擔5,400億元人民幣信貸,以支持其近1.8萬億元人民幣的未償還貸款。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數個原因有機會令螞蟻估值下調,惟減幅難以估計且言之尚早。他指,日後螞蟻母企阿里(9988)股價或受壓,「阿里炒上是因為支付服務或網貸值錢,現在(市場)發覺原來並非好值錢,你點會用好高價買阿里?」
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譚智樂指,每間機構對螞蟻估值的分歧很大,加上最快要三個月至半年才再上市,目前只能觀察新規例的執行細節及螞蟻再上市的模式;並稱除非有明確監管指引令螞蟻的營商出現變化,屆時估值才會大幅下調。
至於本港新股認購反應參差,昨起招股的德琪醫藥(6996),在五間券商首日孖展錄122.24億元,相當於公開發售集資額2.79億元,超購43倍。融創服務(1516)孖展稍遜,五間券商首日孖展錄15.98億元,相當於公開發售集資額6.11億元,超購1.6倍。
另外,路透IFR引述消息指,高瓴資本有份投資的內地洗衣液一哥藍月亮,將於周四尋求上市聆訊,計劃集資10億美元;美銀、中金和花旗為聯席保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