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對症下藥 激進主義植根

無對症下藥 激進主義植根

導致137人死亡的巴黎恐襲至今快五年,法國消滅伊斯蘭恐怖主義之志卻仍未竟,原因除了政府離地,還有政教分離原則掣肘伊斯蘭教改革。

2016年,時任總統奧朗德政府設立「法國伊斯蘭教基金會」,旨在修補國家與穆斯林社群的關係,但無異於以往政府設立的組織,目的都是以法國價值為本重建伊斯蘭教,認為可令該教變得溫和;然而那些組織一直未吸取基層穆斯林對伊斯蘭教未來的意見,該基金會首任會長甚至不是穆斯林。

政策欠實際跟進

奧朗德亦受制法國世俗法規定公帑不可用於宗教場所下,建議民間自設組織,包辦興建清真寺、訓練伊瑪目等資金,而不再假手於外國,因他認為激進思想往往由外國傳入;馬克龍任總統後亦蕭規曹隨,今年2月禁外國向法國輸入伊瑪目,上月又公佈「打擊伊斯蘭分離主義」的政策方向,監管清真寺資金及伊斯蘭教學校課程等,以防外國干預本土伊斯蘭教。

意大利歐洲大學學院宗教學者羅伊指「利用以國家干預宗教為本的計劃捍衞世俗主義」是悖論,因此法國政府改革伊斯蘭教「多年來毫無寸進」。此外,屬伊斯蘭教激進派的沙拉菲運動已植根法國,部份最危險的伊瑪目根本是以法語講道的法國人。

穆斯林中尤以年輕的被激進主義吸引,跟他們與社會的疏離感有關,奧朗德政府2016年推動禁穿布堅尼加強了這種感覺,加上穆斯林多數聚居貧窮又偏遠的郊區,更有感被孤立。馬克龍2018年公佈改善郊區衞生、教育、治安及基礎建設的計劃,希望令郊區不再是激進主義彈藥庫,但中央政府並無撥款,計劃被批「做騷」。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大西洋雜誌》/France24網站

■上月底的尼斯恐襲,兇徒用刀造成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