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輸掉總統寶座,但贏得共和黨人破紀錄的70,903,094票(香港11月9日數字),證明他受選民歡迎的程度。考慮到今年年初他勝算在握,但隨之而來的負面影響接踵而來,包括(一)新冠病毒,令美國成為世界上確診最多,死人最多的國家;(二)疫情導致經濟大受打擊,失業率急升;(三)外交上除與中國交惡之外,還與歐洲盟友為貿易問題鬧翻,也與加拿大關係惡化;(四)退出巴黎協定,備受環保分子的攻擊;(五)受通俄門調查困擾,終被彈劾;(六)發生BLM運動,全美不少城市發生先示威,後暴亂搶掠的場面,令不少市民驚惶。
任何一位政治人物,碰上上述各類麻煩,競選連任幾乎必輸,甚或慘敗,被選民唾棄,但特朗普有獨特政治魅力,竟然在種種不利因素下,競選經費大大不如拜登的情況下,仍然獲得七千萬選票,可算奇蹟。有了這項選舉數據,到了2024年,特朗普78歲,如健康狀態比今年77歲的拜登好的話,他會不會再度角逐總統職位?以他的聲勢,今天的共和黨政治人物中,有那一位新人可以四年後出來與他競逐共和黨候選人職位?目前看不到。2024年拜登已太老,應該體力不支,知趣的話會見好就收,副總統賀錦麗會是很自然的候選人,但民主黨內的新生代,未必肯拱手相讓,但無論那一位,若與特朗普對壘,在正常情況下,特朗普都有取勝把握。不過世事多變幻,2016年間誰會預測得到四年後有大疫情流行?
民主黨滿以為共和黨與特朗普今年有大敗的可能,不惜工本,大肆籌款,得華爾街大亨捐款與眾籌捐款,有充足資源可捲起藍色巨浪(Blue Wave),一舉奪下白宮,參議院控制權和擴大眾議院優勢。誰知到頭來,總統大選險勝,已飽吃驚風散,參議院頂多只獲49票,讓共和黨仍然握有控制權,至於眾議院更有議席失掉,大大打擊民主黨士氣,於是引起眾議院內民主黨議員內訌,互相指責不是。一位眾議員檢討競選策略,說最不該是令共和黨宣傳上,給民主黨戴上社會主義的帽子,而民主黨等閒視之,卻原來美國選民對社會主義深惡痛絕,怕了民主黨坐大,紛紛支持共和黨。社會主義標籤竟成為民主黨的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