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智庫】揀「護城河」公司持長線 - 鄧威信

【星展智庫】揀「護城河」公司持長線 - 鄧威信

市場每刻都充滿噪音,噪音令人心煩意亂,不能摒除噪音,容易做錯投資決定。要摒除噪音,說易不易、難也不難,第一樣要做的就是選有護城河(Moat)的公司。畢菲特是護城河概念的提倡者,是指一間公司維持競爭優勢,從而保護其長期盈利能力和市佔率的能力。

其實具護城河的公司並非那麼罕有,每個行業都有具護城河的公司,例如科技行業就俯拾皆是。

科技行業很大,先說瀏覽器市場,Google Chrome已雄霸了66%的市場份額;阿二是蘋果的Safari,市佔率已是17%;其餘17%才由其他瀏覽器瓜分。Google Chrome串連的Google搜尋器帶來豐厚的廣告收入,去年就達到1,300多億美金,強勁現金流是護城河的一個特點。

微軟的瀏覽器雖早已給Chrome比下去,但微軟在個人電腦作業系統市佔率上仍有77%,藉此市佔率,微軟近年已將業務轉型至有持續收入的雲端模式,令其盈利在2014-2019期間升了2倍過外,由220億美元升至442億美元。

社交平台方面,大哥當然是佔74%的facebook;手機的大哥是Apple,佔市場34%。內地巿場方面,具護城河公司當然首推騰訊(700)及阿里巴巴(9988)。

事實上,全球有關社交平台收入,facebook及騰訊已佔了98%,而阿里巴巴及亞馬遜則佔了全球網購市場收入的92%。

舊經濟行業亦有很多有護城河公司,例如運動鞋及運動衫市場兩位大哥Nike及Adidas,已分別佔全球銷售額的大多數,分別達到391億及264億美元。

軟性飲品市場方面,稱霸的當然是Coca-Cola公司,市佔率接近45%,相反,對手Pepsi,近年市佔率節節下跌至只有大概22%。

以上數了不下10家公司,具護城河公司易找,但信念難把持,這些公司都是長期投資的對象,但由每次市場噪音響起,我們很容易跟隨市場的情緒上落,有時過份悲觀、有時過份樂觀,令我們由投資變成投機。

鄧威信

星展香港豐盛私人客戶投資顧問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