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悉辛康納利(Sean Connery)逝世的那天,忍不住,翻看了《義膽雄心》(The Untouchables)、《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石破天驚》(The Rock)。在007世界裏他固然是唯一的英雄,在其他世界,他是引導英雄的英雄。
撰文:月巴氏
純個人問題,出世那年,辛康納利已經不願再做占士邦(即使1983年還是再做了一次),睇邦片大的我,首個認知的占士邦其實是羅渣摩亞(Roger Moore),但羅渣摩亞終其一生都只能是占士邦,不像辛康納利,成就,不止於占士邦。
例如1987年《義膽雄心》,他演的老差骨Jim Malone,是足以令我痛心的角色。美國禁酒時間,奇雲高士拿(Kevin Costner)誓要打擊芝加哥罪行,但身邊所有警察同流合污,除了Jim Malone這個被投閒置散的夜更巡警——他是警局裏唯一正義的警察,他引導新官上任的奇雲高士拿走進芝加哥的罪惡世界,讓他明白,面對強大惡人必須要有更強大的意志;一生正直的他,卻慘被亂槍掃射,但一直不肯斷氣,寧願忍受莫大痛苦,也要等到奇雲高士拿前來,只為了告知一個重要消息。電影裏的生生死死當然純屬戲劇效果,但因為辛康納利實在把這個正直硬漢演繹得太好,令我不能接受他的死。
這類mentor角色,在早一年的《挑戰者》(Highlander)便演過一次,他不是主角,卻又起着恍如主角的作用,而又不致太搶戲掩蓋主角光芒。
在《聖戰奇兵》,只比夏里遜福(Harrison Ford)大12年的辛康納利,扮演Indiana Jones老竇Henry Jones,平時唔認真,卻是Indiana面臨人生重要關頭的mentor——Indiana終於得到傳說中的聖杯,但隨時墮入萬丈深淵,老竇勉強抓住他一隻手,Indiana大可以同時遞出另一隻手給老竇,但只顧着捉緊聖杯,作為父親的Henry便說了句:「Indiana……let it go」,就是這一句,令Indiana醒覺。
還有《石破天驚》。辛康納利再演英國特務,卻淪為不被祖國承認身份、慘被美國長年囚禁的監躉,臨危授命,陪同尼古拉斯基治(Nicolas Cage)挽救國家危機。作為米高比爾(Michael Bay)沉溺於亂咁爆破前的作品,絕對是齣經典動作片,而且有人味——當年剛奪奧斯卡影帝的尼高拉斯基治固然好睇,只是他的角色,設定其實好典型,不像辛康納利的前特務,幽默機智,同時戲謔了令他走紅的占士邦身份。
其實還有一齣不是太多人提起的《隔窗友緣》(Finding Forrester)。吉史雲遜(Gus Van Sant)執導,辛康納利是過着隱世生活的著名作家,偶然認識了一個年輕黑人,發掘他的寫作潛質,啟發他引導他。占士邦以外的辛康納利,一樣好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