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電明日公佈是否加電費,早前有消息指因應國際燃料價格近年急跌,中電計劃凍結明年電費。本報計算發現,港燈近年因發電投資過大,發電機組產能過剩,去年備用電率高達35%,高於台灣和新加坡水平。港燈更獲批興建新的燃氣和燃油發電機組,暗中再謀劃新建一台GT11機組;因發電機組造價以億元計算,勢增未來加電費壓力。
記者:潘柏林
電費組成包括基本電價及燃料調整費。按兩電原先計劃,未來數年將持續加電費,明年加幅更達8.9%。但隨着國際燃料價格過去一年急跌,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預計兩電明年電費加幅最多只會在1%至2%內,甚至可考慮凍結電費。
目前港府靠《利潤管制協議》監管兩間電力公司的電費水平,協議訂明電力公司可按固定資產平均淨值,賺取8%回報率,兩電投資越大,可賺取利潤越多;固定資產包括發電機組、輸配電網等。
兩電過往大力投資發電機組,藉利潤管制計劃賺取更多回報,但投資規模過大,造成備用電容量高企;港燈2016年備用電量曾高達五成、中電同年備用電量亦達三成。本報最新計算,中電去年備用電率為24.7%、港燈則高達35.1%,即港燈機組最大發電能力,較最高峯電力需求高出35%。
對比其他國家訂立的合理備用容量率,台灣政府目標值是15%、新加坡是30%。中電文件曾解釋,若青山發電廠當中一部較大機組故障,該廠總發電容量會削減約15%,故認為現時備用電率維持在合理水平。
港燈在備用電容量高企下,繼續擴展固定資產,除早前獲批興建L11、L12燃氣機組,以取代舊燃煤機組外,亦會興建三台新單循環燃油機組(GT8、GT9和GT10),以取代四台陳舊的燃油機組。
記者翻查港燈提交的項目工程簡介,發現港燈更預留南丫島發電廠土地,擬興建最高發電量可達130兆瓦的燃油機組GT11,預計2027年落成。環境局回覆承認港燈擬建GT11機組,以備將來可能替補另一台稍後退役的單循環燃油機組。局方強調,項目要獲得港府批准才可進行,港府會從項目的需要、時間性及成本角度審核港燈資本投資,避免過量、過早、不必要或不合理的投資。環境局又承認,預計港燈興建相關機組後,備用發電容量率會持續與現時相若。
港燈回覆本報時指,旗下開放式循環燃氣輪機組只在緊急情況或非常時期使用,只屬備用機組,又指撇除這些機組容量後,港燈2019年的後備容量比率將大幅下降。港燈又解釋,GT11仍在前期規劃階段,未列入2019至2023年的發展計劃。當完成前期規劃,按需要落實項目時,會按照機制取得政府批准後才進行項目。至於GT11的造價,港燈稱涉及的投資額屬商業機密,未能提供。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質疑港燈有35%備用電率,無必要再興建GT11機組,「供電機組仲多過實際需求,港燈可以搵多啲錢囉」。他指,《巴黎協定》減排目標適用於香港,未來城市發展應是減排和節能,促請環境局嚴格把關,避免兩電過度投資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