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昨新增10宗確診個案,包括前日三宗本地源頭不明的初步確診個案,其餘七宗為輸入個案,累計5,375宗確診和疑似個案。三宗確診患者分別為38歲外籍女子(第5372號)、42歲巴基斯坦籍主婦(第5373號)及50歲男子(第5375號)。其中50歲男子與在沙田聖公會主風小學任教師的妻子同住大埔寶雅苑興和閣,在灣仔光大中心工作,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男患者10月28日發病後,11月6日到過光大中心及新城市廣場一期三星台菜食堂,翌日到過妻子任教的沙田聖公會主風小學。
聖公會主風小學昨向家長發通告,指50歲男患者的太太為校內教師,校方遵中心指示,今明兩日停止面授課及校內活動,改以網上授課,並消毒清潔學校。至於本周三及以後的課堂安排,校方指需視乎涉事老師的檢測結果方能定斷。
至於七宗輸入個案,年齡介乎24至50歲,分別來自印尼、菲律賓、法國、塞爾維亞及肯尼亞等國家。其中於10月24日由法國抵港的第5367號43歲男子及第5371號50歲女子在完成14日檢疫後,11月7日到過九龍城嘉福閣德昌魚蛋粉用膳,女患者同日又去過灣仔海華大廈,翌日才確診。
過去一周有九名大埔居民確診,昨早9時前大批大埔居民到區內賽馬會診所排隊取樣本樽,部份為確診患者居住大廈的住客,90個樣本樽不消半小時即派完。有巿民因子女喉嚨痛,欲取樣本樽卻撲空,批評名額太少,認為當局不應設限。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政府普通科診所派樣本樽不應設限,以免打消市民檢測意欲,「政府講一套做一套,市民想檢測,但普通科診所每日只有90個額,點樣應付需求,阻慢追蹤源頭」。
政府昨起一連三日派出流動檢測車,停泊於廣福道41號恒生銀行附近,向市民免費派發及收回樣本包進行檢測。食衞局表示,昨在大埔透過流動車派發了1,691個樣本樽,並已收集115個樣本,將交往化驗;若呈初步陽性會交衞生署覆檢確認,並由衞生防護中心跟進及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