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終會回來!」去年拜登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引用電影《未來戰士》的經典對白,矢言會帶領跨大西洋合作重回正軌,全盤否定特朗普的單邊外交政策,當時台下的歐洲代表紛紛報以掌聲。拜登一語成讖,強勢回歸,可是歐洲準備好了嗎?
特朗普政府以「美國優先」為原則,過去四年拆過不少大台,打造全新的國際秩序,得罪許多歐洲老朋友。如今,美國重返世界衞生組織和應對全球氣候暖化的《巴黎協定》指日可待,貿易戰有望告一段落,相信拜登亦不會隨便用Twitter攻擊盟國,對西歐諸國領袖來說,未來四年的面子或會好放一些。
不過,若以為拜登回朝,跨大西洋關係便會和好如初,則未免太樂觀。歐盟駐美大使奧沙利文坦言:「我們需要有計劃。」心水清的他指出,要成為美國可靠的夥伴,歐洲便得拿出華府想要的東西。美國《政客》雜誌編輯泰勒直言,美軍重心已東移亞洲,拜登跟特朗普一樣,也會要求歐洲盟友攤分北約更多軍費負擔。
泰勒又反問,主張多邊合作的拜登要推動改革世界貿易組織,歐洲盟邦準備好在農業和航宇工業補貼上讓步嗎?若拜登願意在經合組織框架下重啟企業稅務談判,法國願意暫停對美國科網巨企徵收數碼稅麼?
對華關係上,拜登選前表明「一個都不能離隊」,歐洲勿再幻想沒特朗普後可繼續左右逢源,今後需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亦意味或要放棄中國的經濟利益。
《政客》 /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