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劇集《Emily in Paris》(艾蜜莉在巴黎)中,主角的造型是最多人討論的部份,估不到不是賣時尚的《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觀眾也對Anya Taylor-Joy飾演的主角Beth之造型議論紛紛,更認為當中的服飾比《艾蜜莉》更有睇頭,原因只有一個——「stay relevant」。
《后》劇時間穿俊於1950至60年代,當時正值new look、preppy style、mob style來襲,以致人生只專注捉棋的Beth,穿上一對黑白saddle shoes、peter pan領子上衣,束腰傘裙,是new look打扮,足以帶出上世紀60年代初少女應有的模樣。
時間軸不停推進,Beth在棋藝界不繼奮鬥,周遊列國參加比賽,棋藝和外表都不斷成長,劇集造型師Gabriele Binder就以當年的fashion icon柯德莉夏萍(Audrey Hepburn)、伊莉莎伯泰萊(Elizabeth Taylor)和Jackie O為藍本,那些裙裝都是會出現在她們身上的類似款式,束腰、長度至小腿的傘裙是重點,如出戰墨西哥的白色束腰連身裙、打造上流社會優雅大方的形態,當中可以留意到Beth腳上曾出現的一雙Horsebit loafer,柯德莉夏萍就是此鞋款的fans。
在Beth的養母過身之後,她的生活起了變化,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Beth其時生活頗為放縱,而在化妝和服飾上充份展現了她的心理狀態,首次出現的誇張眼線妝、喇叭褲、冷帽,感覺是swinging 60s的街頭氣息,這些統統都是反叛的時代象徵,可見造型師的精密計算。當中經常出現幾何線條2D效果的設計,如在巴黎宿醉後穿的綠色蝴蝶結A字裙子、杏色拼黑連身裙子,就是從60年代最有名的設計師Mary Quant、Pierre Cardin等的設計取經。劇集最終在莫斯科戰勝俄羅斯棋王大團圓結局,全白色的造型感覺雨過天晴,腳上不忘一雙gogo boots,繼續寫下時代印記。
更多精采時尚內容,盡在http://add.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