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勝出美國大選,當前要務是籌組出新班子,領導一個極度分化的國家應對武漢肺炎疫潮、重整四年來被嚴重削弱的政府機器和提振公務員低落的士氣等一連串歷史性危機,同時要面對自由派施壓,在人事任命上有所表示,換取日後推動重大政策的便利。
根據非牟利的過渡安排諮詢組織PPS計算,拜登將要作出逾4,000個政治任命,其中超過1,200個任命需要聯邦參議院通過;700個重要行政部門任命當中,目前有153個職位懸空,因國務院、環保局和內政部許多人才都在特朗普任內「大逃亡」,填補這些空缺對美國外交和環保政策至為重要。
應對疫情肯定是拜登首務,尤其是他競選期間力批特朗普抗疫差勁,輪到自己上場絕不能出現「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的尷尬情況,因此相關的內閣人選料將率先出爐。一般預期拜登日內會公佈白宮幕僚長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人選,他召回前朝班子人員的可能性不小。
但民主黨左翼已表明不樂見拜登找溫和派甚至長期做政治說客的舊部下擔任要職。進步派倡議組織「旋轉門計劃」主任豪澤指出:「假如那些任命預示未來四年他將溫吞應對國家料會面對的嚴重危機,那麼拜登政府跟進步派的蜜月期將會非常短。」
拜登班子還要面對特朗普政府未必合作的可能性,萬一官員事事作對,過渡安排將事倍功半。正如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財務主任科治選前預言,這一屆政府過渡的「重要、棘手和昂貴程度,在現代美國史上是數一數二」。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