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優先 反全球合作 特朗普主義奠世局

美國優先 反全球合作 特朗普主義奠世局

【美國大選】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四年來的對外政策一路走來均極具爭議,不論盟友喜歡與否,他總是特立獨行,朝着「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進發。雖然他未能成功連任,但他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的「特朗普主義」(Trump Doctrine)勢仍會長時間主宰未來世界格局。

作為美國史上首位政治素人總統,特朗普由最初被華盛頓建制圈子看扁為「小丑」,到一手改變了全世界,超強的執行力毋庸置疑。四年前他提出的外交政綱幾乎全都辦到,提高關稅、遏制中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退出《巴黎協定》,甚至連政綱沒有的退出世衞,他也做了。

美國優先非孤立主義

短短幾年間,美國對外關係由奧巴馬年代提倡的全球化合作,急轉為美國單邊而行。共和黨外交政策研究權威杜克(Colin Dueck)笑言,特朗普或少讀歷史,但他的世界觀卻與100年前的共和黨不謀而合,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重新奉行孤立主義,反移民也反國際聯盟,當時的口號便是特朗普常掛在嘴邊的「美國優先」。

不過,特朗普主義與百年前的孤立主義是有根本分別。當年的美國好比是一位倦了的武林名宿,要歸隱田園,如今的美國卻無此意,特朗普只是認為美國沒義務去行俠仗義,在阿富汗及敍利亞等無關利害之地,大可撤軍。

換言之,特朗普主義並非反對參與世界事務,準確點說只是反對依賴多邊機制解決問題。美國右翼保守派普遍覺得國際組織或會議空談多,實幹少,更是貪腐溫床。自詡談判高手的特朗普持相同觀點,認為美國直接介入,會比叠床架屋的多邊合作來得有效率。

杜克指出,但凡對美國有好處,特朗普都願意坐下來談,「除了伊斯蘭國(IS)外,他幾乎跟所有對手都談判過」。為了籠絡北韓領袖金正恩,特甚至不介意宣稱跟他有「戀愛」的感覺,肉麻得來但有效。

在特朗普主義下,美國的外交往往取得突破,例如列強推動中東和平多年都沒有成果,但特朗普政府三扒兩撥便撮合了阿聯酋、巴林和蘇丹跟以色列大和解。巴爾幹半島又是一例,在白宮利誘下,塞爾維亞也同意與謀求獨立的科索沃實現經濟關係正常化。

亞洲小北約已成形

至於特朗普搞砸了跟歐洲盟友的關係,一直被形容為他的外交最大敗筆。但特朗普認定俄羅斯國力大不如前,同時深信日漸強大的中國正挑戰美國霸權地位,已非談判可解決,他四年前競選時已有意淡出北約,認為歐洲諸國應自行負起防衞責任。

因此,圍堵中國是特朗普主義的外交主軸,也獲得美國跨黨派共識,即使未來由民主黨的拜登執政,都會執行這個既定策略,即是淡出歐洲,抽調更多兵力東來,實現美國戰略重心由北大西洋轉向印太地區,一個衝着中國而來,以美日印澳四國同盟為基礎的亞洲小北約已隱然出現。

法新社/《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