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查家中以已故的查懋聲父親查濟民最具政治影響力,是著名愛國商人。查濟民曾被新華社香港分社聘為首批香港事務顧問、有份參與起草《基本法》,連愉景灣項目都是應黨的政治任務購買。
查濟民上世紀八十年代積極參與香港主權移交過程,先後任基本法草委、預委會及籌委會成員,其間與同樣祖籍浙江海寧袁花鎮龍山查氏的金庸(原名查良鏞)提出「雙查方案」,供基本法草委及諮委討論。方案就1997年後特首和立法會選舉安排提供意見,包括建議立法會分三屆發展,半數議席由直選產生,第二及第三屆特首則由800人組成的選委選出。方案當時被評為過份保守,最終亦因查良鏞退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而無疾而終,但上述兩個建議最終寫入《基本法》,成為本港政治及選舉制度趨型。
查濟民一直被視為愛國商人,曾兩次獲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接見,1997年成為首批獲大紫荊勳章人士,確立家族在政商界影響力。查濟民九十年代曾捐4,000萬給中國航天局,2003年成為當時唯一受邀的港商,親臨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的發射現場。查濟民2007年3月去世時,為其扶靈的包括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時任中聯辦主任高祀仁、時任長江實業集團主席李嘉誠及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等重量級人物。
查懋聲亦曾擔任政協多年,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成員、中美交流基金會理事會成員。前特首梁振英曾與政府高層會議中提及考慮愉景灣地積比率,後因不符合規劃要求最終不了了之,查懋聲晚年亦不再活躍政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