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銀香港(2388)前舵手高迎欣5月底突調往內地升任民行(1988)董事長後,中銀帥印至今懸空半年,其間先後傳過幾位母公司中行(3988)高層的名字來港掌舵。消息透露,現任中行副行長兼中銀非執董孫煜,接棒呼聲最高,董事會屬意他領導中銀,委任尚待金管局審批。曾在中銀及中行英國工作的孫煜,年僅48歲,若最終獲委任,將是中銀自2002年重組上市以來最年輕CEO。
記者:劉美儀
今次人事任命消息,仍有待金管局及中銀公佈為準。外滙交易員出身的孫煜,2012年至2014年間曾任中銀全球市場總經理,掌財資業務;其後出掌中行(英國)董事長,今年3月才獲委任中銀非執董。
中銀發言人回覆本報表示,「已啟動物色新任本公司及本銀行總裁的程序,待人選確定後,將適時公佈」。
據悉,孫煜與已退休的中銀前總裁和廣北背景相似,同屬交易員出身,亦先後在香港及英國工作,英語流利兼有國際市場經驗,熟悉財資市場操作;管理作風則接近高迎欣實幹,符合坐鎮香港、統籌境內外市場及業務接軌需要,最終在幾名傳聞人選中脫穎而出。
是次中銀舵手更換,其實頗為匆促,董事會未及揀選接班人,中銀前副董事長兼總裁高迎欣,已於今年5月底離港北上;過渡期內,由風險總監卓成文兼任替任行政總裁。
消息指,高迎欣離任後,市場先後傳過幾位中行高層來港接任,包括曾任中銀副總裁的中行執董兼副行長林景臻、孫煜及中行另一位執董兼副行長王緯;三人中,林景臻及孫煜均曾在中銀工作,二人目前亦是中銀非執董。
據了解,中銀舵手任命懸空半年,另一原因與期內中行忙於處理「原油寶」爆倉及善後賠償,恐防當中出現變化有關;直到近期,行方才屬意孫煜接棒中銀。
證券界指出,一如以往,中銀舵手必然從中行副行長級高管「揀卒」,經母公司中行協商後調來香港主政;新帥未來任務,相信主要是根據國策需要,發揮中銀在大灣區經濟融合角色,及運用該行在東盟六國資產平台,配合一帶一路推進。
由於中行暫無意再向中銀注入所持有的新加坡業務,故市場期望,坐擁過剩資本的中銀,在監管當局准許下,明年及往後可透過持續增派股息推高股價。
分析亦指出,無論因退休或國家任務調職,近幾年中銀舵手更換較頻繁,與內地金融機構高管人才不足也有關;像年中調走的高迎欣,2018年初由中行回巢中銀領軍,年僅55歲,外界還估計他在中銀工作至60歲才退休。
中銀自2002年重組成立並在港上市後,至今任期最長的舵手為和廣北,由2003年臨時空降,一直掌舵中銀12年至2015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