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娛樂新聞,才知道楊千嬅已出道廿五年,而她對香港社會的最大貢獻,就是成功瓦解黃牛黨。四分一世紀的努力,終於修成正果,我真係恭喜你呀!
二零一七年仍然有個「勇」字光環的楊千嬅,在紅館開了十一場演唱會,刷新自己紀錄,那時候門票熱賣,開售四分鐘即被掃光,一個月內三度加場。有歌迷抱怨內部認購太多:「賣到咁不如包起晒佢算啦!」黃牛有價有市。
如今事隔三年,楊千嬅開跨年演唱會,開售數日,仍有大量門票乏人問津,黃牛黨真的被趕絕了。更殘酷的真相是:這次演唱會因應防疫政策,只售一半座位,主辦單位又循例扣起其中一半,公開發售的票那麼少,竟然望穿秋水仍未售罄,大概已創下紅館演唱會滯銷紀錄。歌迷那句「賣到咁不如包起晒佢算啦」,其實應該在今年說。
這一次黃牛之死,固然也因為武肺,但最主要還是因為歌手冇腦。腦袋是個好東西,沒有的話,廿四年辛苦經營的形象,不消一年就足夠徹底毀掉。第一件蠢事,是去年六月十五日,楊千嬅在IG貼一張「R.I.P」圖片,哀悼那位在金鐘墜樓的「反送中」人士,但後來又悄悄刪掉。連致哀也有必要害怕嗎?以為刪掉就沒人知道?
第二件蠢事,是刪帖後半月又煞有介事發聲明,說IG帳號被盜。這種老掉牙的藉口,本來就沒多少信眾,而楊千嬅受訪時還要加一句:「由始至終我都是那楊千嬅,一直以來都是那個楊千嬅,明白我的人就會明白。我相信時間可以證明很多東西。」有沒有悼亡,一句話就講得清,現在迂迴曲折講「明就明」,豈非暗示IG被盜是謊言?
網民紛紛留言「如果磊落做人你會更吸引」,本是切中要害的忠言,但楊千嬅(或她的經理人) 偏偏掩耳盜鈴,狂刪留言,這是第三件蠢事。到去年年底澳門回歸文藝晚會,她跟習爺爺握手時的彎腰喪笑,媚態畢露,終於成了演藝生涯中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娛樂圈的成功規則,古往今來只是四字:取悅觀眾。楊千嬅的失敗,並非丟了良心(也許本來不多),而是忘了專業。黃牛死因無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