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股紛設黨委 凌駕公司利益

中資股紛設黨委 凌駕公司利益

【本報訊】為加強在港上市內企的影響力,近年最具體一招,無疑是將黨委工作寫入公司章程,藉此明確黨委在公司之職責,令不少內企的政治主導凌駕於企業經濟利益。

翻查今年內企公告,不少銀行在章程上已加入黨建工作,當中包括央企持有的銀行如光大銀行(6818)等。事實上,近年城商行已陸續加入黨委,有分析指由於過往城商行偏好向國企或龍頭企業貸款,故加強黨委控制、甚至凌駕城商行管理層,可有助增加小微貸款,並讓利予企業,以推動政府經濟政策。

共產黨員加入新地董事局

黨建工作也開始指向證券業,包括中金國際(3908)及中州證券(1375)。而不少地方公用企業如廣深鐵路(525)、成都高速(1785)、雲南水務(6839)等均在章程上加入黨委;此外最奇特是出版教科書業務為主的新華文軒,也加入黨委相關條文於章程上,似乎希望進一步加強黨對教育事業的控制。

作為香港經濟命脈的本地地產企業亦出現變化,當中新地(016)委任前華潤置地(1109)主席兼潤地黨委書記吳向東為獨立非執董,是四大地產商中首次有共產黨員加入董事局。

恒地(012)聯席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家傑及李家誠、長和(001)及長實(1113)系李澤鉅、新世界(017)主席鄭家純及執行副主席鄭志剛,亦身兼現任或前任中央或地方政協,與內地政治關係只能延伸絕不可能割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