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用以宣示「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踏入第三屆,但受疫情影響今年場面十分冷清。由於嚴厲的防疫管控措施,到上海參展的外商人數寥寥,原計劃的「國家展」淪為「中國展」,有參展商指多達36萬平米的展廳幾乎沒有人流。醫藥保健展區成為展場焦點,法國疫苗巨頭賽諾菲巴斯德展示新研發的「智慧無人疫苗接種艙」。
為期六天的第三屆進博會上周四(5日)開幕,未有親赴上海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前一天透過視頻致開幕辭,宣稱中國未來十年將進口累計總值達22萬億元人民幣(約25.8萬億港元)的貨品。習在過去兩年均親臨上海市國家會展中心出席進博會開幕式,在去年的第二屆更與來臨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場內同嚐紅酒。但由於目前所有來自海外的旅客來華抵埗後都要隔離14天,進入進博會會場的參觀者亦要提供有效的核酸測試陰性報告,因此今年參加的外賓和外商寥寥。
自由亞洲電台引述現場參展商透露,進博會場面非常冷清。從商家發出的展廳內部短片顯示,36萬平米的展廳幾乎沒有人流,一些展廳商家或工作人員直接趴在現場睡覺。參展商朱先生說,會展中心今年的管控很嚴格,「這邊區域你沒參會證,走路都走不了,只有晚上9點之後才能開車過來。國外的(參展商)到這邊來的話需要隔離,國外的不多,很少。」他認為在實施嚴格防疫管控和旅行限制下,展會必然冷清,難以理解當局為何還硬是要上馬,質疑這是浪費納稅人金錢。有會展中心工作人員證實,原計劃的進博會「國家展」,最後只餘下「中國展」,本地人也難以參觀。「每個人進去的話還要做核酸(檢測),所以說,針對普通市民的民眾參觀是沒有。」
疫情全球大流行下,今年的進博會醫藥保健展區的實際展覽面積逾6萬平方米,佔了會場總面積近六分之一,近340家展商參展,並且設立了「公共防疫專區」,包括幾款研發中的新冠疫苗也紛紛亮相。賽諾菲巴斯德展示「智慧無人疫苗接種艙」,藥廠指這是針對新冠疫情或流感大流行解決疫苗接種效率與安全的一款概念產品,目前尚未正式落地。
不過,儘管官方不斷強調中國將擴大進口,但數據表現卻未如預期。海關總署昨公佈,以美元計價中國10月進口較去年同期增長4.7%,遠遜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的9.5%。10月份出口增速繼續加快,但進口明顯放緩,導致貿易順差擴大。
自由亞洲電台/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