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險過剃頭 - 左丁山

拜登險過剃頭 - 左丁山

本文執筆時,美國總統大選還未有正式結果,但拜登已有明顯優勢,拜登與特朗普,根據霍士電視的估計,分別有選舉人票264張與214張,CNN與其他電視台則估計兩人有253張與213張,為何有此分別。因為霍士比較大膽,判斷阿里桑拿州會由拜登贏得11張選舉人票,故此有264張,但截至星期六上午十時(香港時間),阿里桑拿州只點算了97%選票,拜登只領先29861票,未算穩贏,即使拜登取得阿里桑拿,他還要多取6張選舉人票,內華達州剛好有6張,在點算了93%選票之後,拜登領先22657張票,較早前的領先票數擴大,看來270張選舉人票大有希望,實在令拜登一派額頭冒汗。至於特朗普,已無辦法,雖北卡羅連納州領前,但在賓夕凡尼亞及喬治亞遭拜登逆轉反先,敗象已呈。

特朗普已無耐性等候,已要求威斯康辛州重點選票(他輸了二萬票,0.63%)及入稟法庭,禁制賓夕凡尼亞州繼續點算選票。

本欄曾說美國民調事前一致認為拜登可勝,而且會勝得輕鬆,結果是滿地眼鏡碎片。各民調估計紅區(共和黨)選特朗普,藍區選拜登,完全正確,兩人分別在傳統票倉橫掃,但在搖擺不定的州份,民調錯得離譜,拜登估計可勝的州份,全部陷於苦戰,預料可大比數擊敗特朗普的州份,幾乎陰溝翻船,民調為何在搖擺州完全失去指導性作用?值得民調專家及統計學專家詳細研究。左丁山的非科學性看法是在傳媒零碎化、個體化的情況下,傳統媒體已不能反映全部民意,只要受訪樣本內的人士故意誤導或隱藏真意見,民調便會失效,譬如肥仔K的美國同學對他說:「女士們對特朗普的侮辱女性言論很反感,但對於BLM演變成暴動搶掠,更加恐懼,但對民調人員說反對BLM屬於政治不正確行為,故此不說,只話反對特朗普,到了投票一刻,這些人左思右想之下,認為穩定有序的生活比特朗普發噏風更加重要,於是到了票站便投特朗普一票!」事實上,截至星期六上午(香港時間)拜登在全美得票7,470萬票(50.6%),特朗普得7047萬票(47.7%),拜登勝423萬票,但若撇除在加州勝了400萬票,特朗普在加州以外的票數力逼拜登,足證美國社會內的隱藏性「侵粉」極多,特朗普即使敗選,政治上影響力仍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