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長和系資深顧問李嘉誠年內頻增持長實(1113),由3月「股災」開始不斷入市,至今共錄92次入市紀錄,創歷史新高。到底投資者可否視大孖沙增持為買入訊號?專家認為地產股難有爆升機會,就算想放長線釣大魚,等私有化或重組亦不值博,想有更好回報不如買騰訊(700)、美團(3690)等新經濟股。
港交所披露權益顯示,李嘉誠過去12個月不斷掃貨,截至上周四共92次入市買長實,購入約6,629.3萬股,涉資約28.1億元,每股平均買入價約41.86元。雖然李嘉誠瘋狂掃貨,但股價未見起色,近月更不斷尋底,今年迄今累跌32%。
長實上周四收報38.25元,低於李嘉誠平均買入價約9%,單計他今年投資長實,賬面蝕2.4億元;今年跟足李嘉誠步伐買入長實的投資者,目前未嘗甜頭。今次非李嘉誠首次密密掃旗下公司股份,翻查港交所資料,李嘉誠2008年金融海嘯後開始儲貨,買入旗下地產旗艦長江實業股份。2009年至2011年間為超人增持高峯期,三年內177次狂掃長實共66.37億元,其中最高峯為2010年共74次買入長實,及後僅錄零星入市紀錄。
李嘉誠增持長實三年間,股價反覆上揚,至2015年宣佈長實及和黃世紀重組,長實股價破頂見逾170元。倘散戶由金融海嘯後跟從李嘉誠買入長實,等足七年的世紀重組才有着數。今年長和系普遍跑輸大市。長和(001)、長建(1038)及電能(006)疫情下股價一沉不起,年初至今累跌28%至31%,恒指則累升約3.13%;三隻股份上周四分別收報52.8、38.4及40.65元。
其他大孖沙年內亦有增持旗下公司股份,恒地(012)李家誠增持旗下美麗華(071),嘉華(173)呂志和增持公司股份次數比得上李嘉誠。呂志和及李家誠同樣於3月後,連續四至六個月掃貨,分別增持87及63次,涉約1.4億及8,491.3萬元。兩隻股份在股東增持期間錄12至14%升幅,為少數錄回報公司。
對於大孖沙增持股份,投資者是否可跟,豐盛融資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直言,現時投資潮流不是地產股,變相股價難現重估,「一隻美團都貴過晒四間加埋,好彩遇到板塊輪動,最多升10幾20%;倒不如衝去買騰訊、阿里巴巴(9988),起碼唔止20%」。至於博私有化或重組是否可取?黃國英指,「除非你有內幕囉,如果唔係都唔知等到何年何月」。
獨立股評人「陸叔」陳永陸指,地產股折讓高達四成或以上,但「最多反彈20%,一定唔會有溢價,只會係重整價值」,「唔會咁快升番晒」,意指要睇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