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戰況空前激烈,台前是特朗普與拜登對決,台後卻是新舊經濟財閥之爭,在政治上爭取話語權,最終或由民主黨新經濟先拔頭籌,共和黨四年後要逆轉勝,就必須穩住基本盤,且在新經濟上扶植新勢力。
美國政治從來是大企業利益遊戲,共和黨特朗普執政期間,幾大科網企業如Google、Facebook、Amazon同時被盯上且被指反壟斷,無獨有偶這些企業的話事人也是民主黨支持者,背後政治議題不證自明。同一時間傳統舊經濟產業如埃克森美孚、科氏工業等能源企業,就在特朗普執政期間把利益重新分配,惠及共和黨金主,如放寬對大型污染企業管制、退出《巴黎協定》、為富豪減稅等。
美國媒體每年也會統計對美國政治最有實際影響力的億萬富豪,當中從事石油生意的科赫兄弟經常排第一,旗下公司每年捐贈共和黨團體、基金會、智庫、學術研究單位不計其數,所花費游說金額數以億美元計。新時代就配合新打法,今次選戰明顯反映,共和黨影響力正走下坡,窮得只有錢,以及梅鐸新聞集團的霍士新聞和《紐約郵報》,連旗下《華爾街日報》竟也不買賬,明顯不及善於操弄人心、擁有「飛機大炮」的民主黨,能夠以媒體和社交媒體去造王。
加上共和黨幾位傳統金主敵不過生老病死,如科氏工業弟弟David Koch已離世、「美國賭王」金沙集團主席艾德森患癌,共和黨改革維新已刻不容緩,才能在下次選舉逆轉勝。
初步已見共和黨大金主之一、維權基金Elliott創辦人Paul Singer決定把紐約總部調去搖擺州份佛羅里達,另外也安排甲骨文的Larry Ellison收購TikTok,抗衡在掌控着社交媒體的民主黨,佈局打反擊戰。
雖然今次特朗普極可能連任失敗,但緣於新舊經濟磨擦、財閥鼓動的民粹主義,仍會在美國蔓延;畢竟金權政治就是資本主義產物,而未來民主黨和共和黨只會繼續運用金錢,操控意識型態與影響政治,操縱和愚弄民眾。
十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