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中爆發逆權運動期間,連儂牆遍地開花,至去年底,政府開始大清洗多幅連儂牆,載滿民意的七彩牆壁如今已不復見。「可唔可以係做到佢哋撕唔走呀、鏟唔甩呀?」視覺藝術家陳嘉興腦裏盤旋着連儂牆重生的畫面,於是萌生出連儂衣。儘管刻下我城的自由空間大減,任何明示暗示抗爭意志的聲音影像都動輒得咎,但陳嘉興堅拒自我審查,連儂衣只屬美學的發揮。
陳嘉興對香港前景不太樂觀,但「悲觀唔代表消極,我成日都建議悲觀中要更加積極」。他說,香港未來走向觀乎世界局勢,「早輪好多人被捕,但都放返晒出嚟,亦都有啲人被捕,上咗大陸走唔返出嚟。𠵱家好多情況都係睇國際關係或輿論去決定」,香港或香港人仍有很多事可以去做,只要知道自己可以承受幾多代價。
連儂衣意念源自去年底多個連儂牆被拆,「你見(當時)好多新聞都係連儂牆俾人去搞呀,去禁制、清洗,一路以嚟都有留意呢啲新聞」,設計概念是「流動」、「be water」。他解釋,連儂衣原型是一件雨衣,「因為上年有幾位朋友,梁先生(梁凌杰)佢跳咗落嚟」,雖然剪裁以雨衣為樣辦,但所用物料卻非雨衣質地,「因為我唔期望啲人落雨着佢出嚟,所以物料考慮輕便啲、舒適啲,所以唔係膠質」。
連儂衣的設計須考慮很多問題,「唔係一件衫,擺啲紙上去就係囉,因為人會郁,啲memo(便利)紙會唔會跌出嚟,啲(膠)袋會唔會磨擦磨爛呀」。衣服上有很多位置要調動,且細節位亦要調節,「過程要多次嘗試,個辦都做咗兩、三次」。初辦早於去年完成,卻碰上武漢肺炎爆發,加上天氣轉熱,直至最近才正式推出。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藝術家與設計師或因憂觸法而在構思時自我審查。 陳嘉興表明不擔心,「如果你覺得連儂牆係一種美學嚟講,我覺得發揮美學唔係一個有問題嘅嘢,亦都唔係宣揚緊佢𠵱家底線所講嘅嘢」。但他承認,有藝術家或從事創作的人都會考慮港區國安法,「我暫時仲未有好大擔心或恐懼呢一樣嘢,因為都知道大概個範圍可以去到邊度,我哋都揣摩緊個範圍,國內好流行一句說話擦邊球……咁睇吓我哋擦成點囉」。
連儂衣每件售價850元(不含便條貼),每件均由香港師傅人手縫製,每周最多製作約三件,全屬香港製造。
他表示,成本佔售價約三分之二,扣除成本後將全數捐贈612人道支援基金,「呢個完全唔係一個牟利嘅項目,對我嚟講一啲利潤都冇,完全係我想體現呢個idea出嚟」。他還希望日後能相約買家,一起組成人形連儂牆,實踐計劃的初衷。
如欲訂購,可電郵[email protected]直接訂購或查詢。如需試身,可前往石硤尾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2樓L207社區文化發展中心,預約電話2891 8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