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比較了全球由1985年至2019年,200個地區共6,500萬名學童的發育數據(圖),平均身材最高和最矮地區之間,可相差逾20厘米,分析相信營養攝取是關鍵。
研究在《刺針》醫學期刊發表,指去年荷蘭19歲男生平均身高183.8厘米,全球之最,排最後的東帝汶,當地19歲男生平均高160.1厘米。報告認為這20厘米的分別正代表着六年的發育差距,例如老撾19歲男生平均高度,僅是荷蘭的13歲水平。
報告將各地身高差異歸咎於部份地區學童攝取的營養不足。中國大陸排名不算高,但隨着過去30多年經濟崛起,生活水平提高,其19歲男性身高平均增幅卻是冠絕全球,女性身高平均增長亦排第三。
除了身高,研究人員亦比較各地學童的體重指數(BMI),由此推算出學童最重和最輕地區,平均相差近25公斤。報告認為不少地區的營養政策都是按世衞指引,集中照顧5歲下兒童,結果他們5歲時多屬健康,但其後往往是營養不良。
研究人員主張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費食物券及免費學校伙食,冀確保學童在發育時能健康成長。
英國廣播公司/《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