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人語:無懼歲月催人 堅持心態不改 郵差跑手永不停步

一周人語:無懼歲月催人 堅持心態不改 
郵差跑手永不停步

世人常以長跑比喻人生,只有堅持才能獲最後勝利。要數到真正貫徹這份堅持的人,53歲的「郵差」鄭偉理肯定是其中一個。過去廿多年,這名跑壇長青樹以一雙腿贏盡本地長跑賽事。縱歲月催人,但「郵差」心態從未變,一日未到終點,始終要努力追趕眼前對手。

記者/攝影:麥卓溢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過去二十多年,鄭偉理幾乎每日都在元荃古道練跑。

鄭偉理學生時期涉獵球類運動、短跑及跳遠,雖未有驕人成績,但已見其運動細胞。有次他應邀跑城門水塘,自覺在長跑方面頗有天份,到澳洲升學後便愛看跑步雜誌及電視節目、鑽研黑人跑手的跑姿和步伐、又加入當地跑會,成績大幅提升。返港後,鄭偉理開始參加長跑比賽,實踐在澳洲的訓練成果。有年他在一場半馬拉松賽中,與隊友力壓一眾屈臣氏、必達等知名跑會奪得隊際冠軍,賽後有人問他的名字:「那時心想用個容易記住的名字,我剛好做了一年郵差,就用了『郵差』這個名字。」「郵差」之名就在本地長跑界漸漸打出名堂。

■「郵差」(右)與太太育有一對子女,兩姐弟亦遺傳了夫妻的運動細胞。

工作穩定便利訓練

郵差一職不但為他帶來一個琅琅上口的暱稱,更令他跑得更快更遠。郵差工作時間穩定,朝七午三,變相令鄭偉理有更多時間投入訓練。巔峯時期,他上班前先跑跑步機,下班小休後再到元荃古道練跑,每周練8、90公里仍屬等閒,大量訓練令成績突飛猛進,在一年內,10公里成績已由37分推快4分鐘至33分。

1996至2003年間為「郵差」長跑生涯的黃金時期,其時他除了盡攬本地長跑獎項,更憑香港越野錦標賽成績獲得代表香港的機會。2001年,鄭偉理與隊友黃宏強到尼泊爾出戰亞洲越野錦標賽,儘管當時二人已屬香港最當打的跑手,奈何天外有天,日本、南韓、伊朗等地的跑手水平相當高,最終「郵差」只能在40名選手中以30多名成績完成賽事。成績雖未算亮眼,但當日遇上的趣事至今仍教他難忘:「因為我參加的senior組別是最後一場比賽,跑到終點水站已全關,那時竟然有日本教練給我一瓶水,可能錯認我是日本移民,之後還有日本女跑手找我拍照,哈哈!」

「郵差」多年來鮮與跑友練習,習慣與手錶作伴,獨自在元荃古道挑戰自己的時間。不過,無數掌聲背後,仍有家中愛妻與他分享勝利的喜悅。長跑為「郵差」帶來榮譽,同樣為他從彼岸帶來緣定終生的妻子。太太徐雪盈與「郵差」一樣為運動員,曾代表澳門與港將姚潔貞同場較勁。那年他為澳門一個體育會到泰國參賽,途中遇上徐雪盈,隨後便是一段跨越兩地的愛情故事。該次比賽後,她接連參加亞大運及世大運,兩人靠ICQ互通情愫,感情日漸升溫。

■鄭偉理(左三)當年被誤當日本人,吸引東瀛女跑手邀請合照。

太太做後盾望子承父業

幾年後「郵差」抱得美人歸,婚後即使經常外出練跑,但仍獲太太在背後默默支持,充當最強後盾。夫妻皆為跑步達人,子女亦遺傳二人運動細胞。八歲的女兒月月近年學習藝術體操,亦曾代表香港參加競技叠盃亞錦賽;弟弟日日雖只得四歲,但同樣喜歡跑跑跳跳,頗得父母真傳。為人父母當然希望子女繼承衣鉢,鄭偉理亦不例外:「當然想他繼承,但要看小朋友本質,看他們是否喜歡這個運動。」

長跑可算最「長青」運動之一,但要長期保持一定競賽能力絕非易事。「郵差」自26歲始起步,至今在跑壇打滾近30載,昔日與自己一爭長短的李嘉綸、吳輝揚、鍾仁貴早已退居幕後,之後冒起的紀嘉文及陳家豪近年亦漸漸淡出,惟已邁知命之年的他依然活躍,他對此心感慶幸:「自己練習與作息時間分得很清楚,到3月底、4月就休息3、4個月,讓身體恢復,再迎接7月賽季,加上自己很少受傷,所以可以跑到現在。」人生有近半時間雙腳不停步,縱如今歲月催人,但一路走來對勝利的執着依舊不變:「雖然現在場上沒以前厲害,可能全場名次跌到2、30名,但最低限度不要讓身邊的人贏,每一個都不能輸,心態沒有怎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