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疫情改變全球生態及營運模式,科技公司如Twitter已容許員工永久家居工作(Work From Home),傳統銀行亦準備起動。在港有6,000名員工的渣打銀行,昨宣佈明年起分階段WFH模式恒常化,母公司渣打集團(2888)預計,到2023年前第三階段完成時,約55個市場及7.5萬名員工(佔比九成),可採取此混合模式工作;惟集團重申,有關發展與裁員無關。
分析相信,WFH恒常化對僱傭雙方都有誘因,預期外資機構會行得較快,此舉可節省公司日常營運開支,減少自用樓面面積或租賃空間,當發展成行業大勢時,長遠或對商業區租金帶來壓力。
截至6月底,渣打全球員工總數約8.54萬人,據悉疫情最嚴峻期間,香港約三分二員工在家工作。渣打昨公佈指,上月集團向9個市場曾參與混合工作模式的員工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逾八成工種適合靈活安排。
按照集團計劃,旗下包括港、英、新加坡、中國及印度等9個市場由明年初開始,員工可正式申請靈活模式安排,料參與首階段計劃員工佔比約54%(4.6萬名員工),第二及第三階段,分別於明年第四季及2022年中推出,目標是2021年底前至少70%員工及一半市場(6萬名員工及30個市場)投入此模式,2023年覆蓋率將達九成。
渣打在港現有兩大營運據點,包括總行租用中環渣打銀行大廈約10多層樓層,以及使用自置物業觀塘創紀之城1期的渣打中心共20層樓層,零售銀行、營運及中後台支援部門均駐紮觀塘;另外渣打在港分行約70間,大部份屬租賃地舖。被問及完成計劃後,渣打會否騰出更多樓面作放售或停租,發言人回應,暫沒進一步資料提供。
萊坊執行董事兼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表示,WFH成為全球新常態,預期越來越多公司仿效,若未來全港四至五成公司實施,長遠計租金壓力將浮現。他指本港WFH發展未必如外國理想,因港人平均居住面積全球最細。他估計,若大型企業落實WFH,或會影響公司擴充計劃,但「金融業始終都要見客」,中環亦是主要據點,虛擬銀行都要租寫字樓,所以短期租務仍有需求。
中銀香港(2388)發言人表示,自疫情以來已彈性安排員工在家辦公,未來將結合業務發展及員工崗位性質,利用移動辦公科技,探索在家辦公等工作模式。恒生(011)發言人亦指,兩年多前該行已實施彈性工作安排,員工可按需要選擇在家工作或彈性上班時間,模式受普遍歡迎,效率亦有提升,該行會按個別部門需要繼續實行彈性上班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