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土地資源匱乏,強拍市區舊樓是地產商增加土儲的主要來源,昨日卻出現本港史上首宗「流拍」事件。由寶聲集團持有超過八成業權的九龍城獅子石道73至75號舊樓,今年9月批出強拍,底價2.23億元,昨日進行拍賣。不過,寶聲未有出價競投,在沒有其他財團競投下,物業最終流拍收場。
寶聲集團近年主力申請市區舊樓強拍以覓地發展,其中,九龍城獅子石道73至75號,為一座樓高4層、樓齡逾50年的舊樓,地盤面積約2,812方呎。據悉,寶聲已持有物業逾八成業權,即已收購所有住宅單位,餘下兩個地舖待收購。2018年9月時寶聲曾開價9,290萬元向兩個地舖業主收購舖位。
至今年9月,土地審裁處批出強拍,底價2.23億元,根據判詞, 假設地盤發展為一幢24層高的商住樓宇,地積比8.476倍,樓面地價每方呎9,372元。物業昨日進行拍賣,惟寶聲集團沒有出價競投,亦沒有其他財團出價,最終流拍收場,成為本港首宗強拍流標個案。
寶聲集團董事長陳燿璋回覆《蘋果》查詢,表示沒有出價競投拍賣,是由於拍賣的底價過高,比市價約1.7至1.8億元至少高了4,000萬至5,000萬元,不符合經濟效益,期望調低底價至合理水平。
對於出現罕有流拍,陳燿璋認為:「大家都知,過去一年幾香港好亂,舊年有反送中抗爭,今年全年環球疫情。」陳對於明年上半年樓市走勢感不樂觀:「要視乎疫情變化,例如中港幾時通關;香港幾時有健康碼;全球各國有無辦法控制疫情而恢復旅遊;幾時可以生產疫苗等等。」
寶聲集團其他項目部署方面,陳燿璋指,與市建局合作的土瓜灣津匯正在出售貨尾、土瓜灣道33號宏豐工業大廈正進行改裝、與大生銀行馬氏家族共同持有的港島加路連山道項目正進行補地價。
仲量聯行資本市場部資深董事李佩儀表示,物業收回後要視乎大業主計劃,若要改動底價需要向法庭申請延期。若只單純再度拍賣則毋須再向法庭申請。
華坊諮詢評估有限公司資深董事梁沛泓表示,是次九龍城獅子石道舊樓強拍,是歷史上的首次舊樓強拍流標。今次流拍重點特別在於尚未被收購的兩個地舖。商舖的現有價值評估佔整座舊樓的現有價值高達58.6%。
由於社會運動和疫情影響,商舖價值在申請強拍至最終拍賣日期間的變化很大。強拍申請方曾於2018年9月向兩舊樓商舖業主開出收購價共9,290萬元,如果該土地以底價售,兩舖業主可多取1.31億元,比兩年前收購價高41%。梁沛泓又指,是次流拍後,發展商再重新申請,底價或會降低兩成左右,即約1.79億元。他預期,同類強拍流標情況往後或會再現。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