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火煲劇】Anya暗黑棋后 智抗男性霸權

【文火煲劇】Anya暗黑棋后 智抗男性霸權

女人要在男人當道的世界出人頭地從來不易,更何況是60年代民智保守的美國?由Walter Tevis同名小說改編的Netflix新劇《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描述神童Beth如何在充滿偏見、仇視女性的環境下,憑着冷靜頭腦與過人決斷力孤軍作戰,成為棋壇傳奇。劇集由Anya Taylor-Joy擔正,播出以來好評不絕,可說是繼《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後又一唔睇無話題的人氣作品。

撰文:宣柏健

美劇《后翼棄兵》

演員:Anya Taylor-Joy、Harry Melling

類型:劇情

近期Netflix原創劇集狀態回勇,上月播出的《艾蜜莉在巴黎》熱潮橫掃全球,當中的主角Emily雖然被狠批離地,職場生活過於夢幻,但仍贏得不少觀眾支持,欣賞她作為PR的應變能力。緊接上架的這部《后翼棄兵》,同樣以女性奮鬥為題材,兩部劇集背景及年代雖然截然不同,但都刻劃了女性面對逆境和難題時的果敢。當然,論角色深度,《后翼棄兵》更令人感受到主角榮光背後的痛苦,與《艾蜜莉》的糖衣包裝不能相提並論。

■小時候的Beth在孤兒院遇上校工,成為她玩西洋棋的啟蒙老師。

■Beth在棋壇越戰越勇,打破當時男性壟斷的局面。

■《移動迷宮》男星湯馬士和哈利肥表哥Harry都有份演出。

哈利肥表哥登場

在《后翼棄兵》中,Anya Taylor-Joy飾演的Beth機智且心思細密,自小在孤兒院長大,其後與Marielle Heller飾演的養母相依為命的她性格內斂沉鬱,每當下棋時卻判若兩人,才情橫溢,更以16歲之齡打入美國公開賽決賽,成為打破當年男性壟斷的棋壇神話。

劇集的前設恍如勵志故事,吸引人之處正是Beth並非理所當然的美滿人生成功案例。她濫藥酗酒,和天賦棋藝並駕齊驅,成為她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經歷。Beth縱橫棋界勇往直前,但私底下卻躁動不安,強悍外表下包藏的是一顆脆弱內心。Anya眉宇間的顫動、充滿故事的眼神及下棋時的手勢變化,準確地交代了Beth微妙心理變化。劇中更有曾於《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中飾演哈利肥表哥、現成功踢走腩肉的Harry Melling,以及《移動迷宮》(The Maze Runner)男星湯馬士波迪辛特(Thomas Brodie-Sangster)登場飾演Beth的對手,亦是一大看點。

■Beth的人生並非美滿,有着濫藥和酗酒的問題。

■養母(左)成為Beth的最強後盾,不時作出心理輔導。

16歲被星探發掘

Anya入行六年,今年24歲,本身是西班牙、南非、英國及阿根廷混血兒,幼年時舉家移民到倫敦生活。《后翼棄兵》中的Beth在16歲時踏上成名之路,Anya也是16歲時迎來人生的轉捩點,當時她在倫敦Harrods百貨帶狗狗行街時,偶然被星探發掘。Anya入行後機會不絕,試過一年之內接到六部電影的演出邀請,唯一遺憾是她原來非常喜歡迪士尼,第一部試鏡的角色正是安琪蓮娜祖莉(Angelina Jolie) 主演的《黑魔后:沉睡魔咒》(Maleficent),可惜最終慘敗而回。

銀幕形象冷冽的Anya最喜愛的演員原來是和她氣質相近的愛爾蘭女星茜爾莎羅倫(Saoirse Ronan),茜爾莎曾經憑《愛.誘.罪》(Atonement)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近年作品有《不得鳥小姐》(Ladybird),Anya試過花一整天時間重溫她的作品。如果二人有機會合作,應該頗有睇頭。

【造型貴氣】似翻開60年代雜誌

《后翼棄兵》以七集的篇幅,帶領觀眾見證Beth這位天才少女的成長和變化,也以不同服裝、髮型和化妝來襯托角色的經歷和心境。劇中的衣着全由曾為德國電影《竊聽者》(The Lives of Others)及《無主之作》(Never Look Away)等打造戲服的設計師Gabriele Binder製作。

Anya的衣着有着Pierre Cardin及當年時尚icon Francoise Hardy致敬的味道,散發典雅貴氣。她在俄羅斯比賽時所穿的全白造型,簡約得來凸顯自信。觀眾看着劇中Anya的萬千造型變化,就如翻開60年代時裝雜誌,重溫當年風華。現時《后翼棄兵》及《王冠》(The Crown)兩劇的服飾正於紐約Brooklyn Museum展出,博物館網頁更設網上虛擬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