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後,阿爾拔芬尼追憶他和柯德莉夏萍在「儷人行」(Two for the Road,1967年)攜手合作的經驗:「在電影裏面的其中一幕和她的對手戲,我的腦袋知道這是演戲,但是我的心不知道,而我的肉體肯定不知道⋯⋯我不會再多說了,因為那太私人了。」那時候阿爾拔芬尼三十歲,柯德莉夏萍三十七。她已經不再是「金枝玉葉」裏面的玉女,但是即使是百彈齋主影評人保蓮姫爾還是承認,在「儷人行」裏面的一些特寫鏡頭,柯德莉夏萍依然極為悅目。她甚至在片中重複泳裝出現,叫人頭一次認識到她肉身的存在。事實上在拍片之際兩人戲假情真,不過雙方都很謹慎含蓄處理;阿爾拔芬尼不失君子風度,事後絕少提及。
在四十多年之後,我安坐家中重看「儷人行」的藍光碟,發現它比當年初看的印象還要好,其中的一個意外是裏面的積琪蓮貝茜,短暫的出現,鮮嫩如同紫蘿蘭。「儷人行」當年賣座並不理想,主要是在六零年代一般觀眾不能接受電影裏面的時空交錯。電影一開始就是二人結婚十二年之後再度上路前往法國南部,然後一路隨意跳接到過去,包括兩人的初遇,和一對美國夫婦和他們的小女兒同車共遊,還有兩人各有的外遇。這四五條過去和現在的故事線交錯出現,往往作出了諷刺性的對比。導演史丹利杜侖說:「其實片中的每一刻都是現在。他們兩人生命中的一切從最開始就已經存在了。」即是說,婚姻生活和夫妻關係,如同人生,是一種恆久膠着狀態,問題沒有解決:不能相處,還得相處;愛恨交替,相生相剋,周而復始。電影一開始,兩人在路上遇到一對新婚夫婦。柯德莉夏萍說:「他們看起來不很怏樂。」阿爾拔芬尼回道:「這個當然,他們剛剛結婚。」「儷人行」最吊詭的地方是找來一雙漂亮人物去飾演一對最平凡常見的夫妻,以賞心悅目的包裝去描繪婚姻生活的難堪和猥瑣。電影一開始就聽到Henry Mancini那叮咚的顫音琴配樂,然後是風光如畫的法國南部;兩人從開始到結尾一直爭執鬧意見,然而偶然靈光一閃,相親相愛,又或諒解和好。而令這電影變成娛樂的是它的幽默感,大部分來自編劇Frederic Raphael的精警對白,還有阿爾拔芬尼的風趣演出,沒有把自己當作大情人。兩人在路上看到另外一雙夫妻吵架,於是評論:「來來去去,不是錢就是性;你要,我不要;你不要,我要。」
幸好婚姻關係之中始終還有一些別的,例如說,阿爾拔芬尼由始至終都在出門之際忘記了自己的護照,還得依靠柯德莉夏萍打點。在電影快將終結的時候,阿爾拔芬尼又發現自己的護照不見了,正在慌亂之際,柯德莉夏萍向他出示他的證件。他笑稱她bitch,她笑稱他bastard,然後繼續上路。這其實就是互相肯定對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