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捕「最佳新聞節目」編導反映了什麼 - 林夕

拘捕「最佳新聞節目」編導反映了什麼 - 林夕

港台製作的《鏗鏘集》,今年入圍「亞洲電視大獎」「最佳新聞節目」的共有七集。反修例系列有三:《濫暴?》、《大學變戰場》、《721元朗黑夜》。新冠肺炎系列有三:《封城》、《口罩的故事》、《抗疫日夜》。入圍「最佳公共事務節目」的有《防疫產品的迷思》。

以上沒一集捨得錯過,即使有時忘了,總有人把連結轉發給我,提醒別錯過,這一集好精彩喔。這就是人心所繫,至少在我認識的人當中,沒人會投訴過、憎恨過《鏗鏘集》。

廣播處長家榮哥沒說錯,是讓人驕傲的新聞工作者做出來的成績。當然,收到多少個讚,拿再多獎項都不能作為保住港台製作自主的自由,港台員工打工時免於被投訴的自由。

這麼認真探討香港人香港事的節目,如果不問立場,不管所謂黃藍,都只有感激有人用豆腐渣的成本,揭發豆腐成渣發臭的真相。

藍絲當然也有真心愛港的,那就好了,那麼,幾乎可以肯定投訴《鏗鏘集》的神秘人,都是內容有得罪到他們的人、對他們不利的人,然後由政府哪一個部門接這一球,要跟進並採取行動?廣管局?商經局?目前駕在廣播署長頭上的太上皇委員會?香港警察?如此疑問,對付港台的目的就昭然若揭,是另一層的真相大白。

以上入圍新聞及公共事務大獎的編導,根據港台資料,都是蔡玉玲掛帥,諷刺的是,蔡玉玲剛剛就因為《721誰主真相》獲罪,而且播出了好幾月,才由警方高調拘捕。更諷刺的是罪名,違反兩項《道路交通條例》,在查閱運輸署車牌資料時涉及虛假陳述。

查冊鬼祟搬龍門的離奇細節,再覆述都想嘔吐。選擇性執法,大公報做同樣的事情沒事,蔡玉玲一個人有事,無理打壓新聞自由,不外乎重複又重複地,殺一儆百、殺雞儆猴、製造寒蟬效應。誰知道真正怕死的寒蟬都裝死了,是寒蟬就不會怕,查找到車牌,也不怕按門鈴按到新界鄉紳門前。

正正因為警方高調拘捕,以那麼低端的理由起訴蔡玉玲,721許多疑點,警方何以對白衣人用佛系手法,無所作為,他們袒護什麼人,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真相反而不證自明。

陳志雲一句話就KO了:「令人覺得警察對港台作出報復嘅行動」,為什麼要報復?心虛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