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阿里巴巴(9988)最新季度Non-GAAP淨利潤470.88億元(人民幣.下同),勝市場預期420.39億元;更搶眼是雲業務,期內經調整EBITA虧損率僅1%,按年減5個百分點,意味離扭虧為盈僅一步之遙。然而,阿里美股昨開市跌2.2%至289.17美元,折合約280.1港元,分析員亦指阿里發展仍存隱憂。
阿里次季業績期以9月30日為限,收入按年增長30.28%至1,550.59億元,與市場預期一致,純利則較去年同期插60.34%至287.69億元;阿里解釋是去年同期取得螞蟻33%股份所得的一次性重大收益,換言之存在高基數效應。
不過撇除有關投資項目損失,參考較反映核心業的以非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淨利潤,其純利按年飆43.78%至470.88億元,反觀彭博終端機統計數據,市場預期均值僅384億元,預期上限值420.39億元,阿里今次表現實屬超班。
雲業務是阿里季績焦點之一,這項新興業務為集團帶來148.99億元或9.6%收入,而經調整息稅及攤銷前利潤(EBITA)為負1.56億元,虧損率僅1%;管理層剛在9月底聲言這分部業務有望在今個財年扭虧為盈,數據反映業務發展趨向預期。
正榮金融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指,市場對阿里雲業務沒異議,由於內地政府督促電訊營運商等行業應用5G技術,內地5G應用會快速增長,「呢個幫到手,可見雲數據儲存及計算需求大,預視未來幾年增長已鎖定」。
至於老本行、經營電商平台的核心商業,佔整體收入的1,309.22億元或84.4%,按金額計較去年同期增29.34%。阿里披露9月中國零售市場移動月活躍用戶數達8.81億,成中國最大消費平台。阿里主席張勇指,集團得益於疫情中進一步加速的數碼化進程等,又迎來一個業績良好季度;與核心商業相關的「雙11」活動,今年起變成以11天為周期,料平台上商戶在更長銷售時間下,可獲更好銷售成績。
張勇又指,公共服務和金融領域是集團本季度增長最快行業,認為雲計算是數碼經濟時代重要基礎設施,仍處早期發展階段,會繼續堅定加大投資。
惟阿里移動月活躍用戶數僅錄7%增長,郭家耀認為,此增速比競爭對手京東(9618)及拼多多慢。另一方面,阿里手持螞蟻股權原本是生金蛋的雞,但內地監管機構近日修訂網貸業務規管,郭料螞蟻營運方式不能再如以前般採用高槓桿,意味商業模式要重新整頓。
阿里短線股價及個別盈利指標將會受壓,三年以後長線表現則或能靠雲業務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