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媒近日引述網民評選中國對外輸出的「新四大文化」,分別是螺螄粉、廣場舞、中國網文(網絡文學)、網購中國商品;取代兩年前的高鐵、移動支付、網購及共享單車。廣西柳州特產「螺螄粉」一舉成名登榜首,雖然網民為風靡海外的中國美食讚好,但也有意見認為螺螄粉之類的市井小食「難登大雅之堂」,網上出現一場螺螄粉輿論戰。內地評論打圓場,稱文化交流應該更廣泛、更多元,不必有「不體面」憂慮。
《光明日報》報道,海外網民評選中國對外輸出的「新四大文化」,螺螄粉一馬當先登上榜首。螺螄粉是廣西柳州地標性小食,聞着香,吃起來又酸又辣滋味十足,經央視節目《舌尖上的中國》介紹後聲名遠播。資料顯示,螺螄粉屬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上半年出口達750萬人民幣(約879萬港元),為去年全年出口總值的八倍。另一方面,柳州市螺螄養殖面積近4萬畝,帶動農戶20萬人就業,螺螄粉儼然成為「扶貧粉」、「脫貧粉」。
但輿論認為,文化輸出承載中國文化走出國門意義,必然是名家作品、高鐵產品、共享技術等高級產物,螺螄粉「太低端」。除了螺螄粉,入榜的網絡文學、網購中國商品及廣場舞也引起關注,報道顯示,中國網絡文學產業市場規模近年持續上升,去年市場營收規模達到201.7億人民幣(約236億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6.6%;廣場舞方面,英國《經濟學人》旗下企業網絡組織2017年發表研究報告,指2016年逾4億中國人有鍛煉習慣,廣場舞便貢獻了四分之一規模。網購中國商品方面。截至今年3月,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10億,較前年年底增長1億,佔整體網民78.6%。《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