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要替美國總統中國首富操心嗎?(李平)

蘋論:要替美國總統中國首富操心嗎?(李平)

美國總統選舉投票結束,選戰並未結束,因點票陷入膠着,司法大戰剛開啟,中港兩地網民也主動或被動地上了戰車,為是否支持特朗普而開罵,以致有人調侃「昨日你們為中國最有錢的人操碎了心,今天你們又為美國最有權的人繼續操心」。替中國首富、美國總統操心,有必要嗎?如果說螞蟻金服IPO煞停,顯示中國金融制度的缺失,不只讓馬雲見財化水,也讓香港155萬投資者受損;那麼,美國總統選舉的爭拗,有可能衝擊美國的民主與法治,並波及全世界,處在中美對抗前沿的香港,豈能不擔心、不操心?

法庭街頭或現曠日持久鬥爭

螞蟻金服腰斬中港上市後,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發表中國銀保監會官員文章〈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提供制度保障〉,指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份,重申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指示,強調金融管理工作是要做到「管住人、看住錢、紮牢制度防火牆」。說白了,任何不受黨完全看管的人或機構、企業都是不能容許的,以網上放貸創新著稱的螞蟻金服煞停IPO根本是政治決定,是中共專制統治的一個插曲而已。

當世人把抗擊中共專制統治的希望寄託在美國時,替美國總統操心就是必然的。不幸的是,今屆美國總統選舉,在社會兩極分化、撕裂之下,在武漢肺炎肆虐下,競選過程不乏傳統的敵對攻訐,特朗普與拜登之爭被誇大為反共、親共之爭,而雙方得票相近,更可能走向美國學者悲觀的預測:「如果選舉結果接近,我們很可能會在法庭和街頭看到一場曠日持久的選後鬥爭。」

美國《大西洋月刊》今年9月在網上刊發題為《可能讓美國崩潰的選舉》的長文,作者是著名調查記者巴頓.蓋爾曼(Barton Gellman)。他以詳實的採訪結合歷史、法律分析,揭示了今屆總統大選呼之欲出的種種危機,從圍繞郵寄投票的司法大戰到州議會繞過投票任命選舉人,再到參議院、眾議院計算選舉人時可能面對兩套人馬,有的已應驗,有的或難避免。

蓋爾曼的長篇大論明顯是針對特朗普,質疑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承認敗選,哪怕被迫搬離白宮,也會堅持認為選舉受到操縱。蓋爾曼還引述美國法學家勞倫斯.道格拉斯在新書《他會走嗎?》所說:「我們的憲法並沒有確保權力的和平過渡,而是以和平過渡為前提。」

民主制度具備自我糾錯能力

撇開蓋爾曼的立場而言,美國的選舉制度,包括郵寄投票、選舉人任命、《選舉人票計算條例》等的確有漏洞,以致蓋爾曼採訪眾多憲法、法律專家後認定,「特朗普掌握有這樣的權力,只需得到共和黨民選官員的適度幫助,他就能讓選舉結果淪為可疑,並且幾乎無限期地讓它懸而未決」。而在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上,現有的法律就是「一個充滿死胡同的迷宮」。

其實,無論夾雜了多少暴力、色情或金錢醜聞,美國這場選戰是透明的,選民的意願還是能得到體現,不是中共鐵幕後的權鬥、小圈子選舉可比擬的。而美國總統選舉制度上的弊端,不需要港人去操心。民主制度的強大在於其所具備的自我糾錯能力,在經歷今次嚴重撕裂社會的選戰後,相信美國的選舉制度會得到完善。

甚至,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對香港的影響,也不需要港人去特別操心。抗擊中共是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的共識,甚至是社會共識,在國會、輿論的約束下,就算拜登出任總統,也改變不了大勢。港人毋須把凡是未支持特朗普的言論都打為「左膠」,更應操心的是,在中共港共的專制統治下、在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被剝奪後,如水抗爭如何持續?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