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不能逆轉的大趨勢(范克)

兩個不能逆轉的大趨勢(范克)

全球最大五金工具生產商史丹利百德(Stanley Black & Decker)的深圳廠房在10月26日忽然宣佈停止營運,兩日後即解散過千員工,距離習近平結束南巡尚不到兩星期,不少人都認為外資不給習近平面子。而中國傳媒為淡化事件,報道中都強調失業員工獲良好賠償,被遣散的管理層亦很快被其他公司招走,以顯示史丹利百德撤廠的影響微乎其微,未有打亂習近平要求深圳成為大灣區引擎的大計。

雖然自中美貿易戰以來,不少外國企業和廠商憂慮會受波及,加緊部署撤出中國,或者計劃將廠房開設到越南、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史丹利百德撤廠的消息之所以震撼,是因為這種毫無先兆關閉廠房的方式極為罕見。因為今年9月,廣東電視台《廣東新焦點》才對史丹利百德的深圳廠房作專題報道,並指公司「未來將會繼續加大對自動化和數字化的投入,計劃於2028年全面實現智能化工廠」。顯然在習近平南巡前的整整一個月,都沒有人預料到史丹利百德會突然關閉廠房。

外國廠商投資廠房,往往需要龐大開支,設廠後如果不是有更大誘因或者威脅,一般不會輕易撤離;一旦撤離,亦往往不會考慮返回投資。史丹利百德未有響應習近平號召建設深圳大引擎,相信絕非偶然,甚至未來的一段日子,會有更多的「史丹利百德」出現。中國媒體企圖淡化史丹利百德撤廠的影響,亦是企圖在淡化中國勞動人口對外資大規模撤離的恐慌。

儘管中國一直堅稱自己為未開發地區,但是一些已發展地區所需要面對的問題,已經發生在中國身上。除去中美貿易戰等政治因素,外資大規模撤離正是由於生產成本上漲。過去數十年來,中國龐大人口為各國提供了廉價勞動力,是中國能夠成為國際工廠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隨着中國經濟起飛,外國廠商在中國的生產成本逐年提升成為大趨勢,加劇了外資撤出中國的意欲。

不只外國廠商需要面對生產成本上漲的問題,在中國走向已發展地區的路上,中國人同樣要面對生育成本上漲的問題。中共在1970年代未有預視到中國進入現代化後,將要面對勞動人口下降的問題,草率推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就是令中國人口可能會提前出現負增長。

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智囊的任澤平指出,國務院高估了「二孩政策」對提高生育率的影響,甚至預測中國人口最快會在明年開始陷入負增長,並且在2050年左右急劇萎縮。為了避免這個情況,任澤平提議中共在「十四五」這個關鍵時期,應該盡快開放「三孩」。可惜生育成本上漲和人口下降是所有已發展國家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哪怕中共解除生育限制,也不可能逆轉趨勢。

范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