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當天,這對水球情侶帶來2018年雅加達亞運的運動員證,這一役令二人回味無窮,難得踏上同一屆亞運舞台,同是戴11號水球帽,但偏偏男、女子組賽期相隔一星期,楊樂欣賽後隨隊返港,再自費飛去印尼現場支持男友陳俊樑,一世難忘。
「其實整件事很神奇,我只花了兩年時間就能去亞運已好難得,Brian等這亞運等了10年,我們女子組先開賽,幸運地可以參加亞運開幕禮,拿着香港區旗繞場走一圈很難忘,我們女子組比賽完,男子組還未出發,但港隊規定比賽完畢後要隨隊返港,我從印尼返港那一天,男子隊才出發。我知道Brian等這個亞運等了10年,所以很想去印尼支持他。」Zada回想亞運這經歷還是甜絲絲,雖然男、女子組在亞運水球賽敬陪末席,但過程更重要。
二人同是游泳出身,Zada跟現役香港蝶泳代表陳健樂是同期,讀科大四年級(2016年)才接觸水球,後來被推薦入水球港隊訓練,為爭亞運資格,她決心辭去dream job(在運動品牌擔任event marketing)全職訓練,現回頭看一點也不後悔,更是「無價的得着」:「當時我想,工作的路仍好漫長,而爭亞運這機會,一生人有幾次呢?那時仍未知是否100%能去亞運,但值得一試,最後拿到參賽資格,是無價的得着」。
相對Zada花了兩年就去到亞運,從中二開始打水球的Brian,原本目標是2014年仁川亞運,可惜剛遇上DSE而錯失,但皇天不負有心人,2018年更可與女友參加同一屆亞運會:「追逐每一個夢,有人會很有天份,很快達成,有人會慢一點,但若有決心,朝目標一步步去努力,像我花10年去追逐一個亞運夢,最終達成願望,對自己是一份肯定。」
Brian與Zada退役後各自在商界打拼,秉持運動員不屈精神,就算面對「疫」境也能發放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