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上市失敗,馬雲淪為全城笑柄,更得罪一大班金融人,在國際金融界信任盡失,與當年阿里巴巴(9988)上市後的豪言壯語相映成趣。
螞蟻今次選擇在A+H股形式上市,除了因為可以取得更高估值,也是為政治目的,誰料最終卻因為揮舞A股大棒,搬動石頭砸自己的腳。
據了解,今次H股國際配售在分貨出現種種問題,有黑箱作業之嫌,近乎所有券商也嚴重缺貨,連中金也只分得0.6%;有傳一間從事ETF的港資券商更在落注幾億美元的情況下只拿到1,500股,貨值僅12.48萬港元;不少外資基金在雲峰基金也願意付5至6%佣金,結果只分到0.1%。匪夷所思的是,有些金融機構一早設下重重障礙,要求客戶兩個月前就要full paid,收飛幾十億元逾兩個月,做自己的孖展生意而暴利,結果無貨交,談何信任?
事實上,螞蟻早於9月底就決定選擇不接受基石投資者,當時不少金融人士已覺得這個遊戲不甚公平,有明益自己友之嫌,有些私人銀行家更建議客戶無謂入飛,以免浪費資金機會成本。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後,馬雲聲稱「我們融到的不是錢,是信任」,豈料6年過去,馬雲的政治力量露底,勢丟失大量信任。今次螞蟻事件,那些收飛多多無貨交的金融機構,似乎最要多謝中證監,成為今次亂局的小贏家。自稱對佛教虔誠的馬雲,這時候大概只能怪自己當初為何要選擇A股,而不是單純在香港上市,讀讀《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大灣區國舅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