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港台、撐香港、撐自己(區家麟)

撐港台、撐香港、撐自己(區家麟)

調查報道記者用查冊方式尋人,追蹤新聞人物背後的利益與關係網絡,一向是慣常手法、教科書上的基本採訪方式。政府以私隱為由,鬼祟修改車牌查冊申請表格條款,設陷阱限制記者蒐集資料;政法部門更以7.21專題報道查冊填表時「虛假陳述」,拘捕及起訴香港電台《鏗鏘集》編導蔡玉玲,已經不只是選擇性執法,而且是報復性執法。

記者以車牌查冊,不知凡幾,黨媒如《大公》、《文匯》最近亦查過,為甚麼警方不一併控告,浩浩蕩蕩上門拉人?為何偏偏選中蔡玉玲?自然是源於她有份參與的7.21《元朗黑夜》及《誰主真相》專題,記者查冊、搜尋閉路電視錄影,踢爆警察在7.21白衣人襲擊事件中隱瞞、縱容、不作為等等的警鄉同謀疑點。警方失職,證據確鑿,無可辯駁,虛弱、偏執而充滿恨意的警察,唯一語言就是亮出惡法,公報私仇,濫捕濫告。

蔡玉玲的回應擲地有聲:「希望香港新聞工作者繼續信守我們的價值,無畏無懼無私,繼續做我們應該做的事。」《鏗鏘集》被視為眼中釘的兩集7.21專題,其採訪手法與表達之嚴謹有據,實在是新聞採訪教材;以下謹以美國專業新聞工作者協會(SPJ)的專業守則綱領作框架,分析甚麼是專業記者信守的價值,甚麼是繼續應該做之事。

不辭勞苦 探求真相

尋找真相。一個專業記者,不是說「白衣人打人」、「黑衣人也有動作啊」,然後各打五十大板,就叫平衡,然後收工;「平衡」從來不是專業的追求,更高目標是探求真相,但真相不易掌握,記者懂得謙卑,不懈追尋。《元朗黑夜》一輯,不自限於「問人反應」就滿足,記者不辭勞苦,第一時間到鳳攸北街搜括商戶的眾多閉路電視片段,發掘獨家資料,證實襲擊前白衣人聚眾多時,並手持武器;市民多番報告,警車亦曾多次巡經現場坐視不理,踢爆警察前言不對後語。

減少傷害。車牌查冊,出於公眾利益,所得個人資料雖涉私隱,但公開的內容恰如其分,無關的內容,例如接應白衣人私家車號碼或登記公司名稱等,已在畫面上隱去。事實擺在眼前,記者處事公道,亦充份尊重涉事者,給予充裕機會回應,《誰主真相》一輯,既千方百計追查背後鄉紳大佬,深入虎穴,只求一個回應,也訪問了何君堯;過程不卑不亢,用字嚴謹,是非黑白,留待觀眾判斷。

獨立行事。慶幸還有蔡玉玲及團隊,明知事實擺出來,必得罪權貴,仍然勇往直前,只為追尋真相,不受社會壓力左右。蔡玉玲本人曾長年在香港電台工作,年前放棄穩定崗位,轉職傳真社開荒,主力做調查報道,其專業認真、不惜犧牲,為同行稱頌,以自由工作者之身協助港台製作,明知合約中,港台不負責法律訴訟,仍然義無反顧,做應做的事。

有關7.21元朗襲擊,很多主流媒體幾近不再主動觸碰,不深挖真相,但為了扮作中立持平,又總要報道一下,於是採取人云亦云,人講我又講的「被動報道」策略;西環問罪時,就推搪「人有我有」。香港電台用的是市民稅款,不是「政府錢」;服務的是市民,不是政府高官。慶幸香港還有一群充滿新聞熱誠的記者,厄困中逆風飛翔,當有一天這點最後的自由燭光被打壓殆盡,也就是香港壽終正寢之時。撐港台,也是撐香港、撐自己。

區家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