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行在內地四個城市力推數字貨幣(即數碼貨幣)試點,金管局去年底亦與泰國央行聯手研究數碼貨幣;被問及本港會否成為中國數字貨幣走向國際化的離岸平台,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劉應彬指,目前人行焦點仍以本土、零售及旅客層面使用為主,如內地有意探討,金管局極有興趣參與及支持,該局與人行亦就此課題一直有聯繫。
劉認為,中港兩地關係較任何一個地區更密切,若本港有機會與人行合作推動數字貨幣海外使用,將對兩地經濟、零售旅遊及消費有很大促進;至於當中是否要中央政策批准,他指數字貨幣「一定係內地人行作主導」,當局若想將使用層面由境內推向境外,當地商戶及用家有存在需求,這亦是一個自然發展過程。
去年底金管局與泰國央行簽署探討數碼貨幣,以及應用分佈式分類賬技術於跨境支付上;今年第三季,兩地決定擴大層面進入第二階段研究。港交所(388)亦提供場外結算衍生工具產品,故今次獲邀加入研究,港方還有11間包括虛銀參加,另有5間進出口商業機構參與。
劉應彬指,各地貿易融資平台仍未可跨境聯動,該局推動數碼化貿易融資平台「貿易聯動」(eTC),與人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台」連接的首階段試驗剛結束;截至10月底,對接平台為12名試行客戶提供服務,涉及貿易總額逾2,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