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阿里巴巴(9988)放榜前夕,旗下螞蟻集團(6688)鬧出中港兩地上市「撻Q」事件,阿里股價受拖累,昨日裂口低開兼市值最多蒸發6,015億元。集團今公佈第二財季業績,大行普遍預期集團淨利潤按年升近兩成,主要受惠中國網購表現良好。專家預期業績未有太大驚喜以推升股價,螞蟻暫緩上市將令阿里股價短期震盪,或回落至260元水平。
螞蟻暫緩上市,拖累阿里巴巴昨急挫7.5%,收報277.2元,市值蒸發4,850億元;以創辦人馬雲目前持股4.8%計,單日身家蒸發232億元。港交所(388)股價同受牽連,跌1.7%至371.6元。京東(9618)則創新高,盤中曾觸及337.6元,收報330元,升2.5%。資料顯示,過去五日流入阿里的認沽證及熊證資金達1.06億元。有市場人士指,阿里一向極少獲資金買Put及熊,成交金額過百萬的日子亦不算多,不過近日發現有單一大戶資金狂買Put。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帝峰證券及資產管理行政總裁郭思治直言,阿里對螞蟻持股33%,意味螞蟻如原先能成功上市,阿里將增加逾6,000億元非經常性收益,「相對其6萬億元市值而言,差不多十分之一,怎會不刺激啊?」光大新鴻基證券策略師伍禮賢憂慮,即使螞蟻日後再上市,市場都擔心中國監管體系太嚴謹,螞蟻未能維持過往增長速度。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譚智樂則表示,今年下半年阿里的升浪主要受惠螞蟻集團上市帶動,暫緩上市或拖累其股價回落至起步點的260元;惟今日放榜,市場焦點會落在雲業務能否虧轉盈,「雲業務唔似核心業務咁穩定提供現金流,但都會有爆發性增長的動力」。
瑞信早前發報告指中國網購需求持續強勁,相信阿里第二財季收入按年升近三成至1,530億元人民幣;目標價看354元,評級「跑贏大市」。中銀國際亦稱阿里「雙11」促銷活動為史上最大,並分兩階段進行,有助推高零售線上滲透率。
資金拋售阿里,轉投美團(3690)懷抱,刺激股價破頂,盤中曾高見319.6元,收升6%至313.8元。北水追捧科技股,美團獲2.21億元淨入;騰訊(700)亦繼續坐穩吸資王,獲26.9億元淨買;小米(1810)亦錄7.52億元淨入。
譚智樂認為,資金可能炒美團會被國策扶持,藉以打擊螞蟻;由於中國監管機構針對螞蟻的支付寶,雖然美團不涉及貸款,但仍有典型第三方支付,「兩間公司直接競爭不大,但支付焦點涉人民幣電子化,若未來電子化以美團做平台,就打擊螞蟻」。伍亦指美團業務增長速度能與螞蟻匹敵,故吸納阿里資金,「消費者模式改變,對美團影響積極,短期可上望330元。」
港股昨成交額1,728億元,為兩個月來最高。恒指收市微跌53點,報24886點。國指收報10099,升27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