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換樓差不多完成,近月睇樓時見到不少樓市現況,在這裏分享一下。
近月香港發生很多事,感覺上樓市兵荒馬亂,有點兩極化。一邊,新樓賣得好,開價好進取,一些新樓開價(折扣後)還要比同區二手貴兩三成。但另一邊廂則有暗湧,銀行估值偷偷下調,同時有部份業主可能向發展商買入新盤而需要賣樓或者賣樓移民,考慮貼市價甚至低於市價出貨。若你也有換樓打算,不妨於這「鹹淡水交界」之時出擊,試試賣貴點、買平點,也有機會。
由於疫情,不少放盤更說明不能安排睇樓,只能看照片。幸好小弟對目標屋苑相當熟悉,單憑樓層、座向、照片等資料也心中有價。
一些業主放盤定價後沒有太多議價空間,經紀指一些盤已放着6、7年,看來誠意欠奉。當你分析一下這類業主心態,發現頗有趣。假設放盤的銀行估值約800萬,業主會開價950萬,沒有議價空間,那自然難以成交,於是一直放着。假設他日真的估值「到價」,屆時業主又會放1,100萬,同樣無議價空間。這樣的心態,根本就無心賣吧。
找了幾家經紀,積極一點的有兩家。感覺經紀態度好壞,最重要看他們有否站在客人立場。其中一位經紀(甲)給我的感覺不錯,至少他會了解我的需要,給我安排合適的樓盤,與我討論分析,更會坦言說一些樓盤價錢不合理,建議我別考慮。相反,另一位經紀(乙)給我的感覺則不太好,他主要想於最短時間讓我簽下最多的「睇樓紙」,想賺佣的動機太明顯。
其實還不止,目標屋苑中,某座向前面被政府規劃建公屋,開揚景觀於數年後可能受阻。經紀甲主動提供相關資料,經紀乙竟隻字不提。
最後成功選中單位,想知道詳情,可以看本人的YouTube頻道。
止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