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援兵:要留有用之軀

理大援兵:要留有用之軀

年近30歲的前線抗爭者阿尖(化名),去年10月在街頭被捕。警方雖未有即時檢控他,但踢保後他憂慮再次被捕會即時還柙,已退下火線轉職後勤。及至11月理大圍城一役,身形健碩的他意外成為救人主力,一年將至,他至今未忘亡命者身上的腐爛氣味。抗爭隨疫情與局勢冷卻,阿尖目前靠地盤散工餬口,他說只盼當街頭再有抗爭時,他能隨時動身支援。

旁人從外表看來,身形健碩的阿尖不過是個尋常的年輕地盤散工。去年當街頭有運動時,他是前線抗爭者。沒有遊行示威的日常,他則會到西九龍地盤混泥水,也會赴大埔維修屋苑。偶爾商場有大型活動,他又會當起舞台、音響散工,「邊度人工高,我就做邊度」。他說最愛散工時間彈性,能隨時請假,方便他動身支援街頭抗爭。

■對被救出的同路人,阿尖懇請他們即使退出,也不要後悔自責。

難忘亡命者腐爛味道

直至去年10月,他被警方以非法集結罪名拘捕。雖成功「踢保」(拒絕保釋),惟根據警方說法,「踢保」不等於停止調查,刑事罪行沒有追究期限。被捕後,同伴曾勸他不要再參與抗爭,憂他再被捕或遭即時還柙。然而,他終歸不放心現場比他衝動的抗爭者,每每冒險回到抗爭現場。他說被捕當日,同倉的被捕者大多比他更年輕,「你落到去見到大家都比你血氣更方剛、更衝動,你就知道要(繼續)」。不過為降低被捕風險,阿尖亦只得妥協,從前線埋身肉搏轉任後勤、哨兵。

阿尖自小愛玩戰略電子遊戲《魔獸世紀》,愛觀察敵我佈防,高峯期他曾組25人小隊。當遊戲場境換成現實,他亦習慣下意識尋找退路。雖負刑責在身,他常向前線朋友自嘲為「停賽」,但為前線留後路是他自視為仍能為抗爭出力之處。

及至理大圍城期間,阿尖曾協助近100人逃離理大,至今他仍未忘亡命者臉上的笑容。去年11月,他加入理大救援行動,在出口接應從理大逃出、筋竭力疲的抗爭者。「佢哋跑嚟嗰一刻好似望到希望咁」。有人哭着爬出渠口,有人雙手發軟卡在出口,他說逃出者身上有種腐爛的味道,「你完全想像到佢哋捱得幾辛苦」。阿尖和同伴並沒有思考空間,默默逐一抱起無力爬出渠口的對方。被救者不知眼前人曾是被捕而停賽的抗爭者,救援者亦不知眼前人的故事。因為阿尖早跟接觸過的人約定,無論發生何事,日後絕不往來。「無消息就係最好消息。」他說。

理大一役至今將近一年,阿尖仍未被起訴,倒是疫潮下生計大受打擊,僅靠地盤散工餬口。疫情下抗爭暫息,阿尖知道不少從逃出理大的人亦生活並不如意。他倒是有話想向當日接觸過的100人說,「如果你哋去到呢一刻冇被人秋後算賬,人平安的話,我覺得當時你哋經歷咗人生最為重要嘅一個星期。我救到你哋出嚟,絕對係幸運成份居多……希望你唔好對自己嗰一個星期的經驗有任何害怕或後悔。無論你日後繼續上街又好,決定從此淡出又好,都冇人會怪你哋,因為我覺得你哋為香港付出絕對已經夠晒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