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上京商惠港 學者質疑成效

林鄭上京商惠港 學者質疑成效

【本報訊】早前因應要到北京爭取惠港措施而押後發表《施政報告》的特首林鄭月娥,昨午離港展開訪問北京及廣州之行,她起行前披露以本月25日發表《施政報告》為目標,又稱希望此行向中央提出多項支持香港經濟復蘇措施,但有經濟學者指,有關措施全部不能解決眼前裁員及倒閉潮,再加上政府表明不會有第三輪保就業計劃,相信中小僱主和打工仔只能「食穀種」。

■林鄭昨主持行會前見記者時透露本月25日將發表施政報告。

本月25日發表施政報告

林鄭昨主持行會前見記者時透露,今次訪問北京及廣州等地,獲安排與四至六位部委會面,並會商討她向中央提出的支持香港進一步經濟復蘇措施,包括爭取發展本港金融互聯互通、國際創科工作,爭取盡快與內地通關,以及中醫藥發展等,亦會與相關部委討論支持香港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地位。

林鄭又稱此行最重要的內容是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包括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深圳講話提出方便港青在大灣區創業發展的措施等,但她未有透露此行會否與習近平會面:「一般嚟講,如果見更高級嘅官員,就唔方便喺𠵱家率先透露。」

外界關注《施政報告》會否再押後,林鄭以英語回答時指,只要結束訪京之行,不論是否取得中央支持,目標都是本月25日任內公佈,又謂目前見不到任何障礙需要再押後公佈。

經濟學者關焯照指出香港的經濟需要的一是錢,二是通關,林鄭提出的中央惠港政策全都是遠水不能救近火,「真係嘥氣」。他分析指,林鄭舉金融互通頂多只能提升股市成交量,對於現時急升的失業率沒有幫助;在港發展中醫藥產業更是「得啖笑」。關強調香港現在不是傳統經濟衰退,當發展新產業的效果到位時,裁員潮已不能挽回。

至於林鄭認為「最重要」的大灣區青年發展和航空業,關焯照指若不能通關,任何「中央支持」都是空話。關提醒香港很多企業處於水深火熱,裁員潮也來勢洶洶,林鄭「惠港政策」沒帶來資金,又沒條件讓香港通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更稱不會有第三輪保就業計劃,相信眾公司和打工仔只好「食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