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網貸增長驚人 監管機構嚴厲緊盯

內地網貸增長驚人 
監管機構嚴厲緊盯

【本報訊】螞蟻(6688)的微貸科技業務,包括供零售用戶消費信貸的花唄、借唄,以及小微信貸服務,是其被內地力斥監管不善的風眼位。根據招股書資料,截至今年6月止一年內,使用零售及小微信貸用戶已分別達到5億人及2,000萬個。惟當中的98%貸款,均由其他金融機構貸款及證券化,螞蟻賺取中間的服務費用。由於這類網上信用消費工具增長驚人,且再以資產擔保證券方式綑綁不斷增大,一旦爆煲,骨牌效應驚人。

花唄 借唄 30億變3,000億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重慶前市長黃奇帆日前在上海外灘金融峯會上,曾公開踢爆「花唄」及「借唄」兩個程式,如何由3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資本,滾成3,000多億元。

簡單而言,螞蟻集團先從銀行貸款,再發ABS(資產擔保證券),即令花唄、借唄資本放大100倍。黃奇帆以「借唄」為例,「可將30多億元,以1比2點幾放貸。銀行再給了他50億至60億元貸款,形成約90億元左右本金。然後小額貸款公司再到資本市場上發ABS。由於市場沒有規定循環多少遍,所以放了10億貸款,無限地發ABS,只要循環3、4次,第一輪資產就收了回來。」

而儼如網上信用卡的「花唄」,同樣陷阱處處。用戶申請開通「花唄」十分簡單,低門檻,零審批,數分鐘內便可獲得500元至5萬元不等的消費額度,內地有年輕人以此享受透支購物,最後無力還債。另有店主使用「花唄」支付服務,沒想到潛在手續費驚人,逾期利息及分期利息也較銀行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