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在十八大(2012年)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九大(2017年)時提出2020完成。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下稱:說明)中表明,今年能夠如期實現小康社會,但宣佈時機將定在明年上半年。有學者估計在明年7月,即中共100周年黨慶時公佈。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由前領導人鄧小平於1987年提出,到了十六大(2002年)江澤民提出,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標誌是人均GDP總值逾3,000美元(2.3萬港元)。到十八大(2012年)胡錦濤提出要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主政後,專家在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時認為,2016至2020年平均GDP需有6.5%增長以達標。習近平昨在《說明》表明:「可以如期實現。」,但定出宣佈達成「小康社會」時間為明年上半年。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陳甬軍向《中通社》分析:「宣佈的時間點,預計會在2021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建立100周年的慶祝大會上宣佈:「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小康社會。」
今年五中全會出乎意料沒公佈未來平均GDP 增長,習近平在《說明》上有解釋,他稱未來外部環境較多不確定因素,可能存在衝擊國內經濟發展,加上疫情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可能低迷,故中國未來着重改善經濟結構,重點放在質素及效益。
新華社/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