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獨家專訪】電影《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早前在網上平台上架,片中以1968年美國一場政治審判,講及人權、民主與法治,幕幕與現時的香港情況相呼應。《蘋果》日前獨家訪問片中飾演學運領袖的影帝艾迪烈柏尼(Eddie Redmayne)及出爐艾美獎視帝Jeremy Strong等,Jeremy深信若戲中角色仍在生:「他們一定到香港示威爭取公平。」
電影《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上架後口碑不俗,由荷李活王牌編劇Aaron Sorkin自編自導,演員包括奧斯卡影帝艾迪烈柏尼、出爐艾美獎視帝Jeremy Strong等。故事發生在1968年,美國政府刻意控告年輕示威者煽動叛亂罪,成為美國史上有名的「芝加哥七人案」,幾位來自不同組織的年輕人,一致對抗腐敗又保守的國家官僚體系,幕幕都呼應今日的香港。
艾迪烈柏尼在片中化身學運領袖Tom Hayden,力敵政府的誣告而絕不妥協,對今日的香港實有警世作用。艾迪接受《蘋果》獨家訪問時,就表示在拍攝時遇到真示威:「街上有Black Lives Matter(種族維權運動)、Stonewall Riots(石牆騷亂)、Women’s Rights Movement(婦權運動)示威,令我感到這部電影的故事是在1968年發生,但能反映現在社會的心態。」
剛於今年9月憑《傳媒家族繼承人》(Succession)獲得艾美獎視帝的Jeremy Strong,在當中飾演示威者領袖Jerry Rubin,現實中他同樣關心各地民主現況,在訪問中更提到香港:「這部電影的信息是歌頌和平示威,憑遊行去表達意見的分歧,也是去表達愛國的精神之一,去對抗壓制。我對所有示威者致敬,因為他們很勇敢,如果Jerry Rubin、Bobby Seale、Abbie Hoffman、Tom Hayden還在生的話,他們一定會到西雅圖、明尼阿波利斯、香港、白羅斯去示威。」
片中提到抗爭,時值美國總統大選,導演Aaron Sorkin認為電影與時代呼應:「我女兒教我有關示威的知識,她認為和平示威會帶給大家一個意識,去表達對政府的不滿。」片中大量法庭戲,揭露社會的荒誕事情。Aaron表示寫劇本過程不易:「整個法庭的紀錄有21,000頁,半年審訊,是一個很長的故事,於是我決定在片中講述三個故事,為何一個和平示威會演變成一個暴動。」
至於飾演「奸角」的貪污法官法蘭朗基拿(Frank Langella)已年屆82歲,他對示威活動表示支持:「我認為和平示威是一個責任,特別是美國現在有很多不公平的事發生。」另外,飾演黑豹組織領導人的Yahya Abdul-Mateen II,就希望電影能喚起年輕人的政治意識:「我們生活在一個宣揚不公平和歧視的社會內,有很多人積極地去和平示威,我感到也要參與去反對一些不公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