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 七擒七縱七大寇?- 林夕

777 七擒七縱七大寇?- 林夕

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 是《三國演義》寫的情節。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情節,得力於手遊,雖則人面全非,人物情節有賴以另一種形式保存。真正歷史實情如何?

正史寫孟獲是蜀國國境之內南部強人,到了明代小說家為劇情需要,為神化孔明政治手段高強,先讓孟獲變身「南蠻」反叛勢力,即係蜀漢政權內危害國家安全之「南蠻」首領(雖然彼時彼地於現時叫雲南省)。啊,你信「正」的,抑或寧可相信諸葛亮先有火燒南蠻藤甲兵恐嚇在前,真有七擒七縱之「收編」在後,隨你尊便。

至於《七擒七縱七色狼》,乃當年土產艷星元祖狄娜主演,以色之名招徠的喜劇。1970年的電影,聽過的人應比看過的人多,當年「有幸」進戲院觀看者,如今至少七十歲起跳,這一代人才會認識此片當年如何轟動。狄娜以其胸前發達,望乳生義而得麻雀「二筒」綽號。打麻雀時,有人打出一隻二筒,會喊出「狄娜」者,年齡也不必起底了。

七來七去的拉扯了一大堆,沒什麼,一則感慨一下,當時的新聞變成今日歷史,細節只有越來越少,人物形象只會被歪曲或遺忘。無所謂絕對真相的意思,大概就是後人對死人往事,看到多少、如何看到、看後感就是他們各自的真相。

一個是小說一個是電影,年份名稱都有很多個七字,本老人家不禁聯想到新鮮熱辣一宗新聞,七七七下屬一哥之屬下,一日間抓捕了七名反建制派議員,從「七武士」(議員在議會內無論是否被動武,都是武力啦),再遲一日才補上許智峯,湊成「八大寇」(此名很正,港共視他們為仇寇就是賊寇)。想這一年來,警方拘捕了立法會議員多少次,然後又有幾個遭到扣押禁見不准保釋的?再遲些時候,怕可以編寫一部七擒七縱七議員了。

孔明志在統戰,警方則如貓捉老鼠,就是要你罪疊罪,威嚇打壓他們,麻木大家,是這個動機嗎?大抓捕前有沒有經過777點頭?因為這也牽涉到泛民總辭的大策略啊。

老實說,誰跟誰累計至今沒有犯上七宗罪,干犯了非法集會?鼓動煽火未經批准遊行?違反限最令?妨礙警方執法?立法會議員阻礙立法會進行程序?

太多的罪,太多的罪人,到我們這一代人都百年之後,還有多少人記得?若有正史,他們會被如何記載?他們以及抗爭者會不會變成日後的孟獲?試問如何能不做一個業餘記者,努力記錄明天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