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混來港】
【本報訊】大閘蟹近日大量應市,無論實體店舖零售商或網店,均有聲稱是「江蘇大閘蟹」出售。但食環署表示,近年無大閘蟹從大陸抵港,全部來自日本與韓國。蟹從哪裏來?有資深業內人士透露,自中港兩地政府無法在食安標準取得共識後,有蟹商索性「掛羊頭賣狗肉」,自日韓購入小量正規貨申請賣蟹許可,但上架賣時混入走私來的大陸江蘇蟹。也有蟹商自爆,曾將江蘇大閘蟹混進其他河鮮,並獲大陸檢測公司發「河蟹」批文,蒙混過關到港。
記者:鄧溢禧
「江蘇養殖場養嘅。(記者問:全部都係?)係。」一家持售賣許可的老字號專門店店員聲稱,數個冷藏櫃內,塞滿每層的大閘蟹均是江蘇出品。除毗鄰一家有上架日本大閘蟹外,同街其餘商舖的店員分別承認店內只賣江蘇貨,因為日本蟹「得丁屎咁大隻、唔好食」,又說「開頭淨係得日本,但𠵱家江蘇驗好咗,好多(家)都賣番江蘇」。
然而,食環署回覆本報,近年已無大陸大閘蟹從大陸進口,由今年大閘蟹季節中(即8月起至上月27日),有共9,800公斤從韓國及日本抵港;過去三年,供港地僅只有日韓,2018年約21,300公斤、2019年約39,000公斤,每批次均須由已與食環署食安中心達成協議的地方才可進口,並附有出口地當局簽發的證明書方可推出市場發售。
2016年由六家蟹商成立的「香港大閘蟹進出口協會」拒絕回應「江蘇蟹」貨源從哪裏來,成員黃先生則表示,「你唔好問我,我哋𠵱家咩都唔知㗎啦,你問零售商啦,佢哋自己入貨㗎」,隨即掛斷電話。
一名有擁逾十年入口大閘蟹經驗的蟹商X先生透露,有不法蟹商會先從合法途徑購入小量合格日本或韓國貨,目的是取得當地衞生證明書,繼而憑文件向香港食環署申領「介貝類水產動物(大閘蟹)售賣許可證」,但至正式上架時,則會「溝蟹賣」,直言當中已混入走私貨。「大閘蟹發源地係江蘇,大家食慣江蘇,我無講大話呀!咁大家都避開法律責任」。
X說,有同業即使堅稱只用正規途徑入貨,如先將江蘇蟹出口國外檢驗再入口香港,但因運送能力有限,最終同樣會混蟹賣,「攞咗100公斤貨,銷毀晒啲單,邊個知?」
另一曾成功走私大閘蟹的「過來人」蟹商亦承認,有大陸檢測公司會收錢為大陸大閘蟹,批出名為「河蟹」的衞生證明書,就可以把大閘蟹混進魚蝦等河鮮之中,同車過境香港蒙混過關。
香港海關由2017年1月至今年9月底,共破獲7宗涉及大閘蟹涉嫌違反《進出口條例》的案件,撿獲約800公斤大閘蟹;條例訂明,輸入任何包括水產等的未列艙單貨物,均屬違法走私,最高可被罰款200萬元及監禁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