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想建立健康長遠的足球發展,青訓是最重要的一環,我們香港青訓多年來都受到批評,尤其是當體院足球部解散後,這20多年來青訓成效更大不如前,現在的青訓亦只能成為一個口號。
筆者由小學參加青少年足球訓練到現在已經接近30年,亦是體育學院足球部最後一批球員,正見證着香港足球的改變,其實體院足球部解散並不是影響香港青訓發展的原因,最大問題是我們大部份足球的持份者對青訓這兩個字存在誤解。
特別是在球圈資歷較深的人,只是將一些年紀較輕的球員派上職業賽場作賽而視為青訓工作,根本這些球員在簽約職業隊前也沒有一定的基礎訓練,就算個別球員表現突出也只因為他本身足球天份比其他人高,並不代表球隊訓練工作做得好,連一些簡單戰術配搭也不懂,難怪香港球員給人感覺慢熱也正是這種原因,成為職業球員後才學踢足球,或者算是邊做邊學,說起來也有一點諷刺,但這正是我們香港足球的問題。
青訓工作不足對個別有天份的球員來說也是一種浪費,組織青春班參賽或給予多一些年輕球員上陣機會我是十分支持的,但不要再和青訓融為一談,一個18歲的球員雖然很年輕,但已經換上成人身份證了,已經用不上青訓這兩個字,如果真的想為青訓出一分力,請把資源投放在他們參與職業聯賽之前的年輕人或小朋友身上吧!香港青少年足球發展從來都不是單靠足總或個別球隊才能夠做得好,而是大家都要有這個共同目標一起去做的。
陳偉豪 前港隊隊長
周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