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營活該贏不了 - 曾志豪

黃營活該贏不了 - 曾志豪

很痛心的說,黃營的抗爭,如果最後贏不了的話,不怪誰,就是怨自己。我們活該贏不了。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分裂內鬥。

早前立法會留任與否的問題,已經告訴大家,黃營根本只是被一層脆弱的草紙糊裱包裝,表面團結,實際是「隱性分裂」。有共同外敵時,尚可借外敵作為共同包裝,勉強「不分」;一旦敵人炮火稍緩,內鬥又起,互相攻訐。

譬如黃店,每間都指責對方賣的是「人血饅頭」。不同的援助基金或律師團體,突然又變成「出賣手足」的詐騙集團。

警察秋後算帳,以「藐視立法會」罪名拘捕一眾前和現任立法會議員,這本來是一宗徹頭徹尾的政權欺壓議事機關的新聞,我天真以為應該「同仇敵愾」,槍口對外,誰知網上竟然有人嘲笑「留守議員」自取其辱攞嚟衰。有人諷刺這些議員,不是說自己留守議會可以阻擋惡法嗎?根本就被政權綁手綁腳,以後想拉布阻礙惡法都會被控「藐視立法會」,證明留守的決定是自欺欺人,早知結果何必當初云云。

這是甚麼心態?政權不斷改遊戲規則,把原本存在的抗爭空間收窄取消,這難道又是抗爭者的責任?當初留守議會,然後議會功能再被剝削,如這便是留守者的錯誤,那麼如政權進一步收緊街頭集會或國際戰線的空間,連在網絡打一句Save 12都犯國安法, 難道又變成了街頭抗爭者的錯誤?

這簡直就是Blame The Victim,黃營永遠存在「只有自己才是正確抗爭路線」的心魔,一旦別人選擇其他抗爭手段,便會有一種「睇死你唔掂」的心態,最終政權真的封殺了這些抗爭手段,那些黃營中人便會幸災樂禍,好像比抗爭成功更開心。但人家的手段失敗,不代表他們的路線便成功。

就連美國總統選舉也成為香港黃營的分裂原因,這實在是最大的諷刺﹕我們無份投票,卻有份一起品嚐撕裂內鬥的惡果。